正文

大颠禅师注心经——[唐]大颠禅师(9)

大师读心经 作者:弘一法师


【波罗揭谛】

到空无所空,生死永断,同到彼岸,永不受生。故曰“波罗揭谛”。

会么?月上中峰顶,还应过别山。

【波罗僧揭谛】

此是诸佛清净境界。五欲尘劳,污染不得。混融魔界,异类中行,龙蛇混杂,凡圣同居。逆行顺行,圣贤莫测,反本其源,归根得旨。故曰“波罗僧揭谛”。

会么?自从泥牛斗入海,直到如今不见踪。

【菩提萨婆诃】

“菩提”是初,“萨婆诃”是末。

发菩提心,勇猛修行,日夜为道,行头陀行,精进苦行,渐渐修进,永无退转。久守勤苦,忽然悟道,达本性空,即是菩提。超出三界,了无所了,得无所得,荡然清净,极乐之所,善说无穷,故曰“萨婆诃”。

看读至此,廓然顿悟!涕泪悲泣,喜极则悲。若能如此,欲报佛恩,广开印施,续佛慧命。若不醒悟,不遇知音者,徒劳话岁寒。

更有末后一句,未敢分付!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

大颠和尚解心经全文完

【大颠禅师】

大颠禅师(732~824),俗姓陈,讳宝通,祖籍河南颖川。

唐开元末年,大颠出生于潮州(今潮阳市)。幼年时即志慕云林。大历中,与信丰人药山、惟俨同到潮阳城西郊的西岩,拜惠照和尚为师。不久与师弟惟俨同游南岳衡山,参拜石头和尚,悟禅机。贞元初前往龙川罗浮瀑布严禅居。到了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大颠才移居潮阳,带领门人善觉、玄应?智高等在潮阳县动山开辟白牛岩。后因远近各地前来求为门徒的人越来越多,白牛岩太浅窄,容纳不下众多徒众,便在贞元七年(791年)到距离潮阳县城25公里的幽岭下,新建灵山寺,弘扬曹溪六世禅风,弟子千余人,自号大颠和尚。

长庆四年(824年),大颠圆寂。他的墓塔就在灵山寺左边。

大颠著作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义释》及《金刚经释义》,又曾自写《金刚经》一千五百卷,《法华》、《维摩诘经》各三十部,藏之山中。《金刚经释义》及自写经已无存。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义》有日本续藏经本和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