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以道德代宗教(1)

中国文化的命运 作者:梁漱溟


八 中国以道德代宗教

孔子并没有排斥或批评宗教(这是在当时不免为愚笨之举的),但他实是宗教最有力的敌人,因他专从启发人类的理性作功夫。中国经书在世界一切所有各古代经典中,具有谁莫与比的开明气息,最少不近理的神话与迷信。这或者它原来就不多,或者由于孔子的删订。这样,就使得中国人头脑少了许多障蔽。从《论语》一书,我们更可见孔门的教法,一面极力避免宗教之迷信与独断(Dogma),而一面务为理性之启发。除上举宰我,子贡二事例外,其他处处亦无非指点人用心回省。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己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咎,夫何忧何惧。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 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