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83年3月15日 星期二 追溯自我对于死亡的意味(1)

最后的日记 作者:(印)克里希那穆提


山谷的尽头十分静谧,特别是在宁静的早晨,没有丝毫喧嚣的噪音。群山矗立在你的身后,这里最高的山峰高达6000英尺以上。嫩黄色的橘树林环绕着房屋,蓝色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在宁静的早晨,你可以听到花丛中蜜蜂嗡嗡的叫声。屋后的老橡树 年龄已经很大了,狂风折断了很多枯死的树枝。它已经历过无数的暴风、酷暑与寒冬。它也许可以向你讲述很多故事,但是这个早晨,它却非常安静,没有一丝微风。一眼望去,周围尽是绿色与橙色,黄灿灿地闪着金光,空气中满溢着清香——茉莉的清香。

这个山谷远离一切喧嚣,远离熙熙攘攘的人群与人世间的丑陋交易。橘树含苞待放,花香会在山谷弥漫一周、两周、三周的时间,引来成群结队的蜜蜂。这是一个宁静的早晨,在这份静谧之外,存在一个病态的世界,一个越来越危险、越来越腐败的世界,一个追逐浮华、宗教与其他东西的世界。浮华的生活欣欣向荣。金钱似乎是生命的重中之重,有了金钱,就有了权力、地位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切不幸。

“在如此美丽的早晨,我想和你谈论一个十分伤感的话题:恐惧,弥漫在人群中和我心中的恐惧感。我真的很想理解,不仅仅是从精神上或文字上,为什么我和其他很多人一样,都会害怕生命的终结。”

“我们随意杀戮——美其名曰血腥运动,人们为了炫耀技巧,射杀飞鸟、追杀狐狸、捕杀海洋中的无数生物,死亡似乎无处不在。坐在宁静的阳台上,凝望着嫩黄色的橘子,谈论这样恐怖的事情非常困难,或者说非常不合时宜。所有年龄段的人都从未真正解决或理解死亡这件事情。”

“宗教类与科学类的合理化知识与信仰,我都学过不少,它们都会假定事实。其中一些非常具有逻辑性与一致性,然而对未知的恐惧却依然存在。”

“我与一位朋友谈论了这个问题,他的妻子不久前离开了人世。他非常孤独,他不仅生活在记忆之中,而且还会求助降神会与通灵者。他不知道自己挚爱的妻子是蒸发在了稀薄的空气中,还是在另一个维度、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

“他说:‘奇怪得很,在一次降神会上,通灵者提到了我的名字,还说我的妻子请她转达一条信息,而这条信息只有我和妻子两个人知道。当然,通灵者可能解读了我的思想,也可能我的妻子还活着。这个想法弥漫在空气中,这个我们俩之间的秘密想法。我也询问过其他人的一些经历,这些经历看起来都是那么虚无、那么愚不可及,其中也包括我从妻子那里获得的这条信息,它们是如此微不足道、毫无意义。’我不想与你讨论人死后是否还能继续存在,我对此不感兴趣。有人说人死后生命依然延续,有人说人死如灯灭。这一矛盾说法——生命是继续延续还是全然消弭,从古至今,在各种著述中屡见不鲜。但对我而言,所有这些都不是重点。它依然是推测,是迷信,是对慰藉与希望的信仰与渴望。我并不关心这些说法。确实如此,至少我对这一点非常肯定。但是,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和你讨论一下这些说法的意义——有关生与死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否全然毫无意义、模棱两可、没有深度、没有重要性?无数人死去,之后又有无数人出生、生活、死去,我就是其中之一。我经常问自己:生与死的意义是什么?世界是如此美丽,我去过很多地方,与很多人交谈过,他们既聪明又有学问,然而他们终将也会死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