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借我一双慧眼(2)

我为什么看不懂你? 作者:李海峰


因此到了19世纪,弗洛伊德、荣格等心理医学家从"分析"入手,开始专注于人类异常的心理活动与纠结。他们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犯罪心理学、病态心理医学等领域,甚至有一对美国母女基于荣格的理论,设计出一套复杂的性格系统用于挑选女婿。

其实大家做了这么多努力,无非都是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想用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和坐标轴,来评估和管理人的行为。

早期的心理学一直和医学纠缠不清。直到20世纪初,美国人威廉o莫尔 o马斯顿( William.Moulton.Marston)在《常人之情绪》 (The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一书中,才把心理学和神经学、生理学区隔开来,并且第一次试图将心理学应用到一般人身上,而不只是单纯的临床设定。

马斯顿最为人熟知的可能是他发明了"测谎仪"。

他致力发展DISC,以协助证明他对于人类动机的想法。在DISC的简单问卷中设计了24个项目,目的是为了协助他快速地评鉴不同的行为形态,加以分析比较。

DISC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评量系统之一。

2.人有倾向性,方法科学性

妈妈说,有人问关公,你睡觉的时候,胡子是放被子外面,还是放被子里面?结果关二爷为了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把胡子放进去拿出来,放进去拿出来……折腾了一个晚上都没有睡觉。

我们往往对每天发生的事情习以为常,也就缺乏敏感,更谈不上有效管理。

我们每天起床后,是哪只脚先着地的呢?乍一问起,十之八九都无法肯定回答。

性格真实存在,并常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我们

一个人90%以上的行为是无意识的。当朋友通过手机向我们问路时,我们在告诉他怎么走之前,先要反问他在那里,所以我们说:"了解自己是发展自己的基础。"

那为什么要建立坐标轴分类的方式?就好像人类在没有尺子以前,不知道怎样算是"直"怎样算是"弯"。

我在黑板上画下三个圈,问大家是什么。有的说是零、有的说是圆圈,有的说是鸡蛋,有的说是馒头。

其实到底是零,是鸡蛋,还是一个圆?取决于它前后放什么。我们看待世界也是一样。男女之别,老少之别,好坏之别,对错之别,往往都是从对比与标准中得来。分类完成,标准建立,自然事物就容易描述。

心理学在人类性格认知上,首先是建立了一个心理坐标轴,用来界定不 同的人群,然后不断从更多的维度加入坐标轴,把人群细分为16种、25种,甚至更多。怎样分不重要,关键是我们怎么在分类的基础上去认知和应用,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