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你也在这里?(7)

我为什么看不懂你? 作者:李海峰


小贴士:

I型人的交际:I型人总是有很多朋友。因为他们时时都主动向别人嘘寒问暖。虽然一条街的人I都很熟悉,但主动打招呼的那个人永远都是他/她!此外,他们快乐阳光的心态也让大家乐于与之相处。他们更清楚爱是一个动词,不会等别人给自己,而是主动去给,并在过程中享受。

如果你天天都向一个人热情地打招呼,对方肯定也会热情地回应你。某一天你忽然不跟他打招呼,他反而会觉得很不习惯和疑惑。

他们信奉的人生信条是:"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就会对你好。"他们关注人这个层面的交往积累,他们决策的重点常常不是看事情本身,而看其中牵涉的人。

因此如果和I在工作中发生分歧,不要直接和I讲"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亲兄弟,明算账"这一类话。这只会在他们心中减分,而不会加分。

I在金钱问题上本身疏爽豪放。但有时候因为过于不在意,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有些I会因为从小教育而特别注意。但换了别的I,因为粗心和不在乎,也许就会意识不到要去保障别人的小利益。这也是有的I会被人误会为"爱占小便宜"的原因。

4.应对压力

两人坐在酒楼里。这是米兰收来少女们发来的短信:"你闷了这么

久,就不跟你分甘同味了。众妖上。"米兰不置可否地笑笑。

程仲森把桌子上的筷子敲齐,然后放到米兰跟前。米兰忽然一拍桌子,瞪他骂道:"喂,没礼貌!"程仲森疑惑地看着她。"吃啦,明哥的花生超好吃!"米兰大大咧咧地说道。

"平时我都不吃的。"

程仲森有些犹豫,"今天可以试一下。""为什么?""据说呢,这个东西是会消解战斗力的,所以就……"程仲森讪讪地回

答:"不过今天没关系啊。""是呀。"米兰先是淡笑不语,随后转移了话题,"不过呢,我喜欢很

I型人应对压力:在片段中,看似两个人聊天。实际上,I两次感受到了压力。第一次,是同伴们的谐谑短信。本意是留空间给两人发展感情。但是高I的人习惯的是热闹放松的环境,当I要和这个不熟络的意中人长时间单独相处时,她第一反应是紧张,随后才调整心情。这种情绪波动,她用戏剧的方式去掩饰--拍桌子假装斥责。这实际是她在进行自我振奋。

第二次,是男方借着吃花生的话题来试探她对彼此关系的认可度和发展可能。她先用笑而不语来掩饰自己的内心活动,随后忽然转了话题。

I型人应对压力的方式倾向于逃避。他们会用一些很戏剧化的方式去转移自己的压力感,比如突然哈哈哈地大笑说:"今天天气真好啊!"或者突然拍桌子、挪凳子甚至跑出会议室。如果压力来自于恶意的攻击或者让他们感到侮辱,I型人直面冲突的方式是用更恶毒的方式(大部分时候是语言)还击。此外,I型人在表达的时候,喜欢用极端的词汇,比如"超"、"最"、"顶"、"爆"这些程度副词,以修饰他们强烈的情感。

如果一个D和一个I吵架,D只会抓住问题的核心不断重复再重复,而I会发挥高绝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从你两岁开始数落,一直到未来八十岁。期间形容词绝无重复,再加上形形色色的副词助兴。但是到最后,输家却大多是莎士比I--因为他们骨子里始终逃避压力并且在乎别人的想法。

怎样可以变I一点,给人热情温暖的感觉呢?

第一是尝试用更多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

第二是尝试用更多的形容词和副词来修饰自己的词句。

5.应对I的一些原则

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让自己身上的I跳出来。比如,面对自己深爱的人或者家人时。再比如,人在旅行度假,关注新鲜感和享乐的时候。应对高I相对来说,是简单的,主要有以下五招:

A.热情地回应

和D不同,活泼和善的I,最容易引发的负面情绪在于对你为人处世的非议,而不在于你的事情有没有做好。一旦你的回应不到位,他可能马上会对你嗤之以鼻,"高傲"、"没礼貌"、"没教养"、"沉闷"、"乏味"等等带有人身攻击意味的词会不自觉地浮现在他们的脑海里,随之而来的就是急速冷却的态度,甚至一句话也不会再跟你说。因此,如果在别人身上你的礼节是微笑加平八度的"你好",到了高莎士比I这里,你不妨尝试用提升四度的音调,最大的傻笑甚至拥抱。如果你实在没有这样的热情,那么至少要长时间地保持你的笑容,并且给他更多注视的目光。

.幽默而独特的词汇

从服饰到语言,I都追求华丽感和新鲜感。新鲜幽默的语言会吸引I的注意。比如不说她看起来很漂亮,而是说看起来"很高级",营造错位感。

C.告诉他"很有趣"

I对"很有趣"这三个字是没有免疫力的。需要注意的是,这招不能乱用。如果被骗了几次,你所谓的"很有趣"都不过如此,那么I就会开始怀疑你的品位,而且认为--你真的乏善可陈。

D.强调你的感受。

向I施加压力的时候,不妨从人的感受入手。让他知道你(或某人)真的有可能或已经因为他受到伤害。这是让I让步的最有方法。

E.坚持

热情的高I一向不善于坚持。因此只要你坚持得比他久一点,事情就能向你希望的方向转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