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纺织服装:拐点明朗,弹性较小(1)

财富预言 作者:《证券市场周刊》主编


第十一篇 纺织服装:拐点明朗,弹性较小

虽然低迷的国际需求短期还难以改变,并拖累行业复苏的进程,但出台的一系列行业扶持政策无论从短期到长期,从实质优惠、行业信心到发展方向都对行业的改善有积极意义,行业底部有可能在政策的作用下得到确立。

——中信证券纺织和服饰行业首席分析师:李鑫

受美国次级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增速从2008年4月开始明显放缓,2009年第一季度增幅仅为-9.08%,同时国内服装零售额增速也回落至15.18%。2009年1~2月全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33%,增速环比2008年1~11月下降12.4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01%,增速环比2008年1~11月下降9.24个百分点。

在国内外需求低迷,行业运行探底的背景下,行业政策开始密集出台:出口退税率四次上调5个百分点至16%;出台《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后期仍在完善的规划细则。出口企业订单回暖,生产恢复。而美国经济显现的曙光进一步提振了需求预期,使出口的改善更加确定。第四季度国内服装零售额增速有望高于前三季度,国内服装消费也将出现企稳回升。行业底部逐步夯实,拐点将现。

出口明显反弹,但仍处于底部

2008年行业出口额增速前高后低:从2008年4月开始出现放缓,全年仅实现8%增长。2009年以来行业出口额增速跌宕起伏,既有2月-35.12%的大幅下落,又有3月2.85%的强劲反弹。3月份反弹使市场重拾对出口的信心并热情高涨,但4月-12.58%的增幅回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的预期。

目前行业出口的形势是“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估计出口底部震荡态势至少将持续至第三季度。

行业出口各分市场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对欧洲出口的增速从高位回落后,2009年中国对各市场出口增速走势已基本一致,未出现此消彼长的明显分化。可见在外需旺盛时,出口各市场可体现不同弹性;但在外需低迷时,出口各市场则普遍遭受打击。

国内零售增幅回落,尚待企稳

2008年在雪灾、地震、经济衰退等一系列负面因素打击下,国内纺织服装零售额增速仍达25%。然而其高增长未能在2009年延续,第一季度国内纺织服装零售额增幅环比回落10个百分点至15.18%。与出口相比,纺织服装零售对经济危机的反应滞后6~9个月。   纺织服装零售额增速下滑源于量价双双走疲。零售价格方面,原料价格下降致使PPI走低,同时终端打折促销力度加大,两方面共同导致纺织品和服装RPI指数在2008年下半年出现了加速下降的走势。量的方面,降价短期虽能带动销量上升,但需求不振会使消费者逐渐失去价格敏感度。

全国大型百货商场销售数据显示:2008年三季度服装价格增幅的下降带动了销售数量增幅的上升,但四季度价格增幅回落已对销量增幅上升无明显作用。2009年一季度零售价格有所企稳,而销售数量增幅继续回落,引起零售额增幅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刚性较强的女装和童装2009年第一季度也出现了销售数量的骤减,凸显出服装零售的低迷形势。

行业赢利自2001年来首现负增长

因出口和国内零售均表现欠佳,2008年1~11月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3.79%,增速同比下滑8.6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7%,增速同比下滑38.76个百分点。利润自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09年1~2月全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33%,增速环比2008年1~11月下降12.4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01%,增速环比2008年1~11月下降9.24个百分点。行业赢利探底。

行业赢利增速下降的原因除收入增长放缓外,毛利率及利润率下滑亦是主要因素。2008年1~11月,行业毛利率10.99%,同比下滑0.17个百分点;利润率3.45%,同比下滑0.52个百分点。2009年1~2月行业毛利率为10.95%,环比2008年1~11月下降0.04个百分点;利润率2.94%,环比2008年1~11月下降0.51个百分点。

行业政策密集出台

随着行业形势逐步恶化,行业扶持政策密集出台。2008年8月至2009年5月间,出口退税率四次上调5个百分点至16%;2009年2月《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初稿明确了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指明行业长、短期发展方向,而随后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细则又对具体实施措施进一步细化。

虽然低迷的国际需求短期还难以改变,并拖累行业复苏的进程,但出台的一系列行业扶持政策无论从短期到长期,从实质优惠、行业信心到发展方向都对行业的改善有积极意义,行业底部有可能在政策的作用下得到确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