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开放与封闭(12)

星球Google 作者:(美)兰德尔·斯特罗斯


但萨卡发现,有些谷歌同事在打破无线服务商的垄断方面与他有着同样的兴趣,并有一些谷歌的志愿者开始集会;他们的工作最终导致了“开放手机联盟”的诞生。要想对无线服务商施加任何影响,今天看来可能性还十分渺茫。在2007年夏天,谷歌提议联邦通信委员会应该要求允许手机用户自己选择使用在即将开始的频谱拍卖中获胜的竞拍者建立的新网络。但是维里逊无线公司(Verizon Wireless)立刻将谷歌的建议扫到一边,反驳道,将网络向不由自己出售的手机开放,势必危及网络的完整和统一。它甚至已经诉诸法律,声称,“在人人关心加强国家安全的年代”,使用非维里逊无线公司的电话将会削弱国防。

而就在开放手机联盟宣告成立后不久,维里逊在2007年11月决定,向别处购买的手机开放它自己的网络,只要手机没有问题就行。在这一戏剧性的立场转变时刻,它喊出了一个新口号:“任何程序,任何设备”。它计划在2008年年底前允许它的消费者到任何商店购买蜂窝电话,允许他们按自己的喜好使用任何软件。但还是有一些限制性条件――维里逊仍坚持要求设备必须满足“最低限度的技术标准”,但这一点却未加定义,似乎它对自带设备的顾客和“全服务”型顾客还是有所区别的。尽管如此,它对“开放性”的接受,即使大部分都停留在修辞意义上,也标志着现在的服务商再也不能随意捍卫他们的封闭系统了。虽然维里逊公司尚未同意加入谷歌的Android创始者行列,但两家公司已经在私底下交换了看法,就如何开放维里逊公司的网络寻求咨询建议,而且埃里克?施密特还称赞维里逊的声明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并借此赞美开放网络模式的优点,认为它“为顾客”创造了“更好的服务”,他说:“就像互联网所证明的那样。”

谷歌的首席执行官经常把互联网视为世界上开放网络中最有力量的工作模式。他非常认同谷歌自身就是得益于开放性的说法,正是这种性质奠定了谷歌成功的基础,奠定了互联网的基础,奠定了使得谷歌能在自己系统中运行开放源软件的基础。但是谷歌还不能说,在信息提供者中自己最好地体现了互联网的开放精神。这项荣誉授予维基百科(Wikipedia)显得更为合适,因为它是在一个远比谷歌更加彻底的开放系统中组织信息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撰稿者,任何人都可以提出修正意见。

随着维基百科日益壮大,它的文章也在许多谷歌搜索中占据了显著位置。根据2006年对维基百科中随机抽取的1000个主题的研究表明,在谷歌的搜索结果排名中,维基百科跻身前十名的情况占88%,而且其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排在第一、第二或第三的位置。

但谷歌却越来越高兴不起来,因为它正在把它的用户送往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非商业网站,它对编辑开放,却与广告密切相关。谷歌的AdSence为非谷歌网站安排广告,它也不能够打入维基百科,这难免令人痛苦。2007年12月,谷歌宣布了一个新的启动计划,邀请任何人向谷歌提交他或她写的任何主题的文章。这些文章将用作knols,这是一个新词,意思是“知识的单位”。Knols试验是谷歌超越对其他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检索,转而由自己的网站提供信息的又一个例证。谷歌的乌迪?曼博(Udi Manber)说,一个knol的意思是“某人为这个主题第一次搜索时所搜到的想要阅读的第一个东西”。这就是对许多维基百科用户如何看待维基百科上的文章的准确描述。谷歌希望用两个维基百科不曾提供的诱饵来吸引作者:对于knol和备选文章唯一的编辑控制权;如果作者愿意让谷歌的广告放在knol展示的位置,由此带来的收入将与作者分享。如果谷歌在吸引作者方面取得成功,那么,将knols放在搜索结果中的显著位置,使谷歌留住那些有可能转向维基百科的无广告网站的用户,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