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能力无限(4)

星球Google 作者:(美)兰德尔·斯特罗斯


霍尔茨勒应邀看了一下谷歌的硬件,它们放在圣克拉拉的一个数据中心,路程约15分钟,由首屈一指的数据中心经营公司艾克赛达斯通信公司(Exodus Communications)负责管理。谷歌的狭小空间里摆了四个搁架,塞满了使用个人电脑元件组装的机器。搁架又放在两个小笼子里。这个地方都是用钢丝编成的防护网制作的围栏,从地板一直延伸到天花板,外边还有一个安了锁的大门。围栏可以让空气流动,便于散热,而且可以保护机器免受其他租户(如eBay和Hotmail,它们的机器也放在旁边同样狭小的空间里)的恶作剧。谷歌的机器还是极其朴素的。

当霍尔茨勒1999年2月接受布林和佩奇提供的工作时,他看中的是建造一个能够与网页增长速度保持同步的系统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同时他也欣赏布林和佩奇对技术问题的浓厚兴趣一点也不亚于他。还令他高兴的是他们不是混迹于商业的羊群中,追求快速获利、伺机退出的人,不过他也不明白谷歌是如何挣钱的。不管怎样,他签下了合同。

团队一致认为,公司目前6000万页面的索引还是太少了,新的目标应该更加远大:最好是扩大到10亿网页。但谷歌里里外外的人都无法估算当时的Web到底有多大,而且谁也不知道他们应该处理的网页的正常数量究竟是3亿、6亿还是20亿。“我们不知道。”霍尔茨勒后来说。他们确切知道的是,谷歌如果能够成功地找到并检索出10亿网页,它就能远远超出最大的搜索引擎Alta Vista 亿网页的规模。在谷歌的历史上,这么早就定下如此之高的目标,这也使得它在形成阶段就具有了公共机构的文化特征,在谷歌人心中种下了期待:公司应该把系统的标尺定得比他们所有的竞争对象都高。

在1999年,谷歌系统连6000万网页的水平都未达到,遑论10亿网页。对搜索量的要求提高得很慢,足以让霍尔茨勒在自己的显示器上就能看到每一个滚动的页面。甚至在处理相对小量的搜索请求时,服务器也必须花费3到秒的时间才能逐一做出回应。当搜索请求如潮水般涌来,系统就会不堪重负,网站也会陷于瘫痪。

当第20位雇员玛丽莎?梅耶尔于1999年6月24日来到公司开始她第二天的工作时,公司共有约300台计算机在处理请求,这也是谷歌通过它新加入的附属公司Netscape接受搜索请求的第一天。由于没有自己的搜索引擎,Netscape只得同时依靠好几个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原打算在开始阶段只接受从这个新的信息源转来的数量有限的搜索请求,并已经要求Netscape起步时不可太猛,只将收到的全部请求中的1/5转给它。但是Netscape却忘记或是忽略了谷歌的要求,将当天的请求全部发给了谷歌。这可真是太多了,被迫关闭。

那天早晨,梅耶尔在公司的厨房边停下脚步,注意到拉里?佩奇正站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看不出他要干什么。她问佩奇在干什么。“我在躲避。”他说,“网站倒了。一切都变得可怕而怪异。” 梅耶尔说,看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是这种状态,她不由得猜测,谷歌翻身的可能性只剩下2%。

核心问题似乎很明确:用廉价的PC机元件拼凑起来的系统既没有足够的可靠性,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处理每天几千个请求,它简直就不合格。所有的主要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采用的都是专业厂家生产的服务器,机器的设计也能满足高效率地搜索大量Web网页的需要。它们的元件符合最严格的规范,失败的可能性被降到最低。相反,谷歌用的却是廉价而不可靠的硬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