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尴尬的友谊――告诉,还是不告诉,这是个问题(1)

乙肝日记 作者:李乐


我的朋友不是那种神经过敏的人,平时也有些不拘小节,没想到对于这个问题依然这么敏感,任凭我给她灌输科学知识,依然是半信半疑的,我想:如果她真的知道了我有乙肝是不是也会神秘的告诉其它人呢,或者对我避而远之呢?哎,那简直是一定的!  

我有很多朋友,他们大多数不知道我的病。  

我很矛盾,真的,很多时候,因为这个病,心情很苦闷,我都忍不住想告诉他们,但到了最后一刻,我还是选择了沉默。  

我承认我的虚伪。我也懂得朋友之间应该坦诚相待的道理,我只是担心,友谊会因此出现隔膜,在以后的相处中,双方会觉得不自然。  

这不是无端猜测!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从小与我就是邻居,那个年代我们都还住在平房里,经常互相串门。我们的友谊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加深,后来各自走上工作岗位就不经常见面了,她在一家小学当老师。她一直不知道我的病,前段时间来找我玩,因为我所学专业的原因,向我咨询一件事:她带的班组织集体体检(又是体检),发现有几个小孩子是乙肝,现在他们已经让家长带回去治疗了(痛心),她很担心自己被传染,问我怎么检查。我告诉她一般的接触不会传播,然后告诉她乙肝有哪些传播方式,最后告诉她只要打乙肝疫苗就不用担心了。她听完之后还不放心,问我空气肯定不会传播么?和他们说话真没问题么?我很肯定的告诉她不会,然后建议她为了保险起见去打疫苗。她依然对疫苗的可靠性很疑惑,最后气愤的说:那些孩子有病还让他们来上学,不是把别人的孩子害了么。我又向她解释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注射疫苗而不是把有病的隔离,她摇摇头说:谁知道疫苗能不能起作用!我问她要是我有乙肝以后还见不见我了,她笑着说你要是有早被隔离了!(非典让隔离这个词变的很流行,希望以后不要听到它和乙肝连在一起)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害怕乙肝患者,她说这个病没法治,被传染了工作会受影响。然后很神秘的告诉我:王**(我们以前的小学同学,和我们关系不错)有这个病,你以后见了她要注意一点。我的朋友不是那种神经过敏的人,平时也有些不拘小结,没想到对于这个问题依然这么敏感,任凭我给她灌输科学知识,依然是半信半疑的,我想:如果她真的知道了我有乙肝,是不是也会神秘的告诉其他人呢,或者对我避而远之呢?哎,那简直是一定的!  

网友小评:  

穷人:我周围生活着三个病人。说实话,有时我也犯嘀咕,但大家都是朋友,是朋友就应该给她们力量和帮助,所以,这就是支撑我的意志和力量的动力,我这样的做法我坚信没错,但这是最好的方法吗?请亲爱的朋友们给我出出主意!  

千草千心:楼主的心声在字字行行间渗透出来。你已看透了人生,这是你的宝贵财富,是无价之宝!祝福你!继续努力!  

510212:我们是不幸的一群、或一代人。以前医学不发达,人们不知道这个东东,也就无从谈歧视,以后医学发达了,能够治愈或防止,也就不会有这个东东。而我们属于被发现,却无法治愈。所以我们这一代不幸。  

如果说我这位异性朋友的紧张是由于女性天生就比较敏感的原因,那对于很多同性朋友,他们所表现出的紧张就让我难以解释了!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住6个人。大家都是很铁的哥们儿,平时无话不谈。住过校的人都知道,宿舍熄灯后的那段时间,是所谓的卧谈会时间,大家会把一天中发生的有谈资的事情拿出来分享,男生宿舍聊的最多的当然是女人和游戏,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组织大家打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对由于以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乙肝“二对半”检查表面抗体呈阳性),更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不过接种后也不会产生不良副反应,所以我没打,偷偷溜了),晚上大家议论起乙肝的事,宿舍的一个很神秘的说:哎,你们知道么,班里的张*,王*......都有肝炎。他一口气说了五六个人(我们班60个人,倒是与全国十分之一的比例很符合),顿时宿舍里就炸开了锅。这个说:我早就觉得他有,你看他多瘦,脸还黄黄的;那个也抱怨:你怎么不早说,我还和他一起去洗过澡呢;我下铺的更夸张:要是他在我们宿舍我就搬出去,或者他搬走。  

我当时心里狂紧张,不知道这个舍友是从哪得到的小道消息,后来他才得意洋洋的说:开学的时候我提前来校,帮老师整理学生档案时发现的。(还好我来的晚,真危险)后面,大家就纷纷说这个病的可怕,让我吃惊的是,舍友中有些人的父母就有这个病,他们却只知道这个病花很多钱还治不好,至于其它的相关知识一片空白。后来达成共识,不和那几个人一起吃饭,尽量疏远,我装做不在乎的说:怕什么,今天不是打疫苗了么?没想到居然有几个家伙说图省事没去打(免费的都这样,要他们专程去医院打收费的疫苗,不是更难)!  

我想:这不仅体现了预防意识的不足,更体现了科普知识的宣传不到位。我极力说服他们去打针,最终他们还是没去,只是在以后的同学交往中,我发现他们刻意的保持了与那几位“黑名单”上同学的距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