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而再、再而三地宽恕他人

沉思录Ⅱ 作者:(古罗马)爱比克泰德


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宽恕他人。一般而言,我们做事都会尽力而为。

如果某人说话粗鲁无礼,不理睬你说什么,看起来举止轻率,甚至做出彻头彻尾的恶行,那么你要自问:“如果我也是这样一个人,承受了同样的考验,遭遇了同样的伤心事,或有着与他们同样的父母等等,我也可能说出同样的话,做出同样的事。”人们行为背后的故事我们并不知晓,既然承认我们认识的局限性,那么就要耐心地对待他人,不要急于下判断。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纵容恶行,或认同这样的观念――不同的行为有着同样的道德力量。

当人们的行为并不如你所愿时,不妨运动运动你拥有善良天性的肌肉,耸耸肩,对自己说:“就这样吧。”然后让这件事过去。

对做坏事的人也不必生气。对于强盗和暴徒或其他一些做坏事的人,凌辱和惩罚他们都不是一种有素养的做法。对做坏事的人要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对他们的行为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做法。

对作恶者怀有怜悯之心,这才是对恶行采取的恰当的态度与做法。因为他们接受了错误的信条,并且丧失了人类最有价值的能力:不能辨别什么对他们真正有益,什么真正有害。由于原初的道德直觉的扭曲,他们不可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当有人做了蠢事,要怜悯他,而不要像许多人那样,去愤恨他。我们只是被这种愚蠢激怒,因为这些人夺走了我们所尊崇的东西。

也要尽可能地善待自己。不要拿自己和别人去比较,更不要与理想中的自己作比较。人的完善是渐进的,需要有进两步退一步的努力过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