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美元霸权对抗主权信贷(1)

金融战争:中国如何突破美元霸权 作者:(美)廖子光


第三章美元霸权对抗主权信贷本章系《即将到来的贸易战》第二部分“美元霸权对抗主权信贷”的前5节内容,原载《亚洲时报》2005年6月24日。

经济不是一个抽象概念。经济是政治制度的物质体现,而政治制度又是代表性别、年龄、宗教、财产、阶级、部门、地区或国家等的集团利益的互动结果。个人利益不是政治学问题。因此,个人主义政治学是一个矛盾的修饰语,由此延伸开来,哈耶克关于个体决定形成市场的观点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无稽之谈。市场是大规模民众和群体本能现象,特立独行的个人主义对之起不了多大作用。政治的定义基础是权力,权力有多种形式:道德的、知识的、金融的、选举的和军事的。在生产能力过剩的环境中,公司主管总是痛惜定价权的丧失。全球经济是全球地缘政治制度的物质体现,全球宏观经济学是对全球地缘政治制度的理论解释。

新古典经济学的术语反映,并反过来指导着其提出的经济制度的歪曲逻辑。货币、资本、劳动力、债务、利息、利润、就业、市场等用语都被概念化,用以描述贪婪的强权政治创造的人造物质制度的各组成部分。正是资本家对工人的贪欲,迫使他们把工作机会让给了国外的低收入工作者。被假定总是根据自我利益行为的经济人概念是一个明显错误的抽象概念,它建立于如下有缺陷的立论之上:市场参与者总是根据完全和对等的信息行为,并明确地理解其自身行为的意义。随着这些用语在时间推移中的广泛使用,人造制度被粉饰为自然法则的逻辑产物,而不再是贪婪的强权政治的概念化组成部分。

一、关于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的神话

世界贸易已迫使所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然而,市场不是经济,它只是经济的一个方面。

当前,市场经济全球化正自我诱导,走向即将来临的市场经济崩溃。在这个时代,重读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1886~1964年)是极具启示意义的。正如波兰尼所指出的,市场经济可以被视为人类文明的反常情况。其代表作《我们时代的起源:大转型》(1945年)的主题就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市场经济事实上已崩溃。然而,市场经济这种人们熟悉的制度源起于最近,只是到19世纪才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推动下得到充分的发展。

当前的市场全球化发生于苏联集团解体之后,也就是说它始于冷战的结束,与之同时出现的还有电子信息时代和解除管制的金融资本主义。严重的经济持续衰退可能导致市场经济的终结,智慧的人类最终将认识到,市场经济内在的商业周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调节,因此也不可能防止其在本性上不对人类福利造成破坏,人们将被迫为人类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安排。收益递减原则将使人们最终抵制市场经济,因为不论经过怎样复杂的管制,市场都将越来越不合时代要求。

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到来之前,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只扮演了一种次要角色。即便在可以见到市场运作的地区,市场也只是处于主要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外围。在很多前工业化经济体中,市场交易一个月只有两次。波兰尼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内,市场需求决定了社会行为,而在那些前工业化的原始经济体中,社会需求决定了市场行为。波兰尼还再次为经济学引入了人类互动的互惠和重新分配概念,它们都是贸易的最初目标。

互惠意味着人们生产和提供他们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在最大程度的生产和服务中享受着快乐,并与其他人共享这种快乐。他们与擅长于并享受着生产和提供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其他人是互惠的。每个人都生产自己最擅长的产品并相互分享这些产品,而不是卖给出价最高者,或更为糟糕地生产他们鄙视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是一种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协定。血汗工厂的主张完全是贬低人类尊严和无视人类福祉。由于互惠的存在,就无须层层管理,因为工人们幸福地为了生计奔波,而无须强制性的监管。劳动不是被迫的,工人们也不是为了与其内心向往的职业完全无关的,其所憎恶的工作出卖时间。物价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不同环境中不同买家的购买力或卖者反过来对不同买家的需求而变化。单一价格规则既是非人性和非自然的,也是不灵活和不公平的。所有工人都从其选择的不同谋生手段中找到了各自的成就,而没有受到金钱需求的扭曲。生产和分配的动机并非个人利益,而是个人成就,免受公众轻视和社会排斥,以及免于社会地位和道德声誉的丧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