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美元霸权对抗主权信贷(11)

金融战争:中国如何突破美元霸权 作者:(美)廖子光


当美国内战在1861年爆发时,新上任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发现独立国库是空的,必须暂停以黄金支付,他呼吁国家特许的私营银行发放贷款,为动员和装备联邦军队所需的补给融资,却劳而无功。那时,29个州特许的1600家银行共发行7000种面貌各异投入流通的银行券。林肯立刻推动美国国会于1862年通过《法定货币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在没有任何储备或硬通货作基础时发行政府纸币,该纸币被称作绿背纸币(Greenback),与以硬通货支撑的私人银行券保持平价,同时承诺“一经要求”即根据该纸币的面值兑现其他等价券。当时设想绿背纸币将通过纳税逐渐地收回,正如1866年的《筹资法案》所详细说明的,从而使政府能够以有序的无息方式收回这些绿背纸币。

然而,在战争的最艰难时期,当北方联盟的胜利被打上问号时,1美元绿背纸币只有39美分金币的市场价格。绿背纸币价值的下跌与北方联盟的生存前景有关,而与硬通货基础的丧失无关,其硬通货基础本来就不存在。在战争后,美国最高法院在一系列案例中宣布《法定货币法案》是合乎宪法的,美国国会颁布法令,当时未收回的绿背纸币将保留作为国家通货的永久组成部分。无可置疑,这些绿背纸币帮助林肯挽救了联邦。林肯写道:“我们终于造就了它,赋予了这个共和国的人民他们曾有的最大福祉——以他们自己的纸币清偿其债务。”新自由主义货币学家从未向世界各国政府讲授那一课的重要性。

政府征税不是为其运作融资,而是为其作为主权信贷工具的不兑现纸币提供价值。正如一些财政保守派所提议的,如果政府愿意的话,它完全可以通过公共服务使用费为其运作融资。政府从不需要向其民众借债。政府发行政府债券是为了稳定债务市场,而不是因为它需要钱。从技术上说,政府从不需要借债。它发放不兑现纸币作为纳税凭证,以之清偿一切债务。因此,当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说政府不制造货币,只有私营部门才制造时,他只是装腔作势地喊政治口号,而没有清楚地理解货币和信贷的本质特征。正如美联储理事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最近在关于通货紧缩的演讲中所警告的,不兑现纸币是只有政府才能自由地和不受限地制造的。只有主权政府才能制造作为主权信贷的不兑现纸币。

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关系体现为债权或债务,其命名取决于(偿还)义务的流动。(偿还)义务从资产方流向负债方称为债权,反之,则称为债务。债权人就是资产大于负债的人,其资产包括其有权收回的债务人负债。主权债务只是一个虚假的游戏,它使得以不兑现纸币标价的私人货币债务可以交易。

代表人民的国家拥有一国内未让与私营部门的所有资产。不论这个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道理都是一样的。因此,国家资产是一个国家减去私营部门财富后所剩的所有财富和根据主权权利对私营部门所享有的一切其他权利。私有化通常使国有财产减少,但同时可能增加纳税收入。只要主权国家存在,其债权只是相对于国家财富才是有限的。如果主权信贷被用来增加国家财富,那么,只要国家财富的增长与主权信贷同步,主权信贷就是无限的。即使一国的一切有形资产都被让与私营部门,该国借助于其存在,也仍然能够要求享有宪政体制所规定的对部分私营部门资产的权利。这包括国家的征税权、收归国有权、充公权、征用权和垄断业批准和废除权,以及最重要的发行法定货币权。这些都是主权的内在权利。

主权国家发行作为法定货币的纸币,也就是发行一种包括课税在内的主权权利支撑的货币工具。主权国家从不欠国内债务,除非其明确和自愿地表示如此。一国为了避免征税或提高税收而借债,这是政治权宜之计,而不是经济上的必然需要。当一国出售以其货币标价的政府债券而借债时,它是从金融系统中撤回其先前发行的主权信贷。当一国借进外国货币时,它放弃了其主权信贷特权,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普通的债务人,因为任何主权国家都不能发行外国货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