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分工受限于市场范围(3)

国富论(全译本) 作者:(英)亚当·斯密


在地中海沿岸诸国中,埃及似乎是最早在农业与制造业技术上有长足进步的国家。上埃及,除了尼罗河两旁数里内的地带,在古代根本见不到人迹。到了下埃及,尼罗河分散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支流,似乎只要略施人工,不仅在所有大城之间以及比较大的村庄之间,甚至在许多个别的农家之间,便会有水运交通之便;其情形宛如今日荷兰境内的莱茵河(theRhine)和麦斯河(theMeuse)流域。这种内河航行的范围与便利,可能是埃及文明进步较早的一个主因。

东印度孟加拉国地区以及中国东部,农业与制造业改良的历史,似乎也和埃及一样久远。尽管其久远的程度并未得到欧洲人普遍相信的历史权威证实。在孟加拉国,恒河和其他许多大河,也像尼罗河在埃及那样,形成许多适宜航行的大小支流。中国东部诸省也有许多条大河,各有不同的支流分布,形成许多运河。由于这些运河相互连接,所形成的内河航行系统,比尼罗河或恒河,甚至两者加起来的航运系统还要辽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古代的埃及人,即便是印度人和中国人,也统统不鼓励和外国进行贸易,然而他们似乎都因为这种内河航行的便利而享有巨大的财富。

整个非洲内陆,以及位于黑海和里海以北有一段距离的部分亚洲  即古代的西西亚或现代的鞑靼和西伯利亚一带,似乎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便一直处于像现在这样未开化的野蛮状态。就这部分亚洲来说,鞑靼海是冰冻的海洋,不能航行。另一方面,虽然有几条世界级的大河贯穿内陆区域,然而它们相隔太远,以致对大部分地方的商业往来与交通几无贡献。非洲既没有大的内海,像欧洲的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或欧亚大陆间的地中海和黑海,也没有海湾,像阿拉伯湾、波斯湾、印度湾、孟加拉国湾和亚洲的暹罗湾,可把海上贸易带进内陆;非洲的几条大河也相隔太远,产生不了显著的内河航行利益。此外,对任何国家来说,一条河流如果没有许多支流或运河,且在出海之前又流经他国领土,那么它所发挥的商业交通作用便会大受限制。因为占有出海口或下游的国家,随时都有足够的力量,阻断上游国家与海洋之间的河运交通。多瑙河虽有航行之利,但对巴伐利亚、奥地利和匈牙利诸国来说,却没啥用处。如果他们当中任何一国占有整条河的水道,直到它注入黑海,它的商业交通作用,便会和目前大不相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