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6)

国富论(全译本) 作者:(英)亚当·斯密


虽然从跨越几个世纪的角度来看,白银的价值有时候会有很大的变化,但逐年来看,白银的价值却往往很少发生变化,甚至常常历经半个世纪或一整个世纪仍然几乎维持在同一价位。所以,尤其当其他社会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时,粮食的平常或平均金钱价格,以及劳动的金钱价格,会长期几乎维持在同一价位。然而,在同一期间,往往某年短期或临时的粮食价格,也许是前一年的两倍。譬如说,从每夸特二十五先令涨到五十先令。当粮食价格比以前涨两倍时,不仅粮食地租的名义价格上涨,连真实价格也会跟着涨两倍。或者说,它能支配的劳动或其他大部分商品的数量比以前多两倍。因为在所有价格发生波动的期间,劳动以及其他大部分商品的金钱价格没有什么变动。

所以,劳动看来显然是唯一普遍的,也是唯一精确的价值测量标准。或者说,劳动是唯一可让我们随时随地据以比较各种商品价值的标准。在跨越几世纪的长久期间里,我们不能按各种不同商品所换得的白银数量来估计它们的真实价值,这一点毋庸置疑。在跨越几年的短暂期间里,我们也不能按它们所换得的粮食数量估计它们的真实价值。然而,如果按它们所换得的劳动数量,无论跨越几世纪或几年,我们都能十分精准地估算它们的真实价值。在跨越几世纪的期间里,作为测量价值的标准,粮食优于白银。因为从一个世纪到另一个世纪,数量相等的两份粮食分别支配的劳动数量,比数量相等的两份白银分别支配的劳动数量,更接近相等。相反的,从某一年到下一年,白银则优于粮食,因为两份等量的白银分别支配的劳动数量比较接近相等。

虽然在订定永续地租契约,或订定其他长期租赁合约时,区别真实与名义价格有些用处,但在普通的买卖场合,这种区别却没什么实际意义。

在同一时间与地点,对所有商品来说,真实与名义价格恰好成正比。例如,某一商品某天在伦敦市场所卖得的金钱数量愈多,那么它在同一时间地点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数量也就愈多。因此,在同一时间地点,金钱也是测量一切商品真实交换价值的精确标准。然而,这只限于同一时间与地点才能成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