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钱刀利手(1)

母亲词典 作者:李建永


〖时令·风俗〗

◆三月三,红缨凉帽单布衫

谚云:“二八月,乱穿衣。”然而,跨进农历三月,天气立马放暖,人们纷纷“脱了寒衣换单衫”。俗话说,“三月三,零鞋单布衫”,“三月三,行人把衣担”,“过了三月三,红缨凉帽单布衫”,“三月三,穿衫衫,不穿衫衫是憨憨”,等等。的确,天暖了,衣换了,捂了一冬一春的身体,也该清洁一番了。清洁近于圣洁。据《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汉·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又据《论语·先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东汉·蔡邕《月令章句》:“《论语》暮春浴乎沂。自上及下,古有此礼。今三月上巳祓于水溪,盖出于此也。”“三月上巳”即指上巳节,汉代以前以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定三月三日为上巳,也叫重三。唐·张说有诗:“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据《后汉书·礼仪志》:“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絜,同“洁”;疢,读如“衬”,指疾病。晋·王羲之《兰亭序》云:“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禊,洁也,于水上盥洁,乃古人祓除不祥之祭。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三月上巳,临水祓除谓之禊。”《南齐书·礼仪志》:“三月三日曲水會,古禊祭也……旧言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姑洗絜之也。巳者,祉也,言祈介祉也。”至于上巳节为什么选择三月三这一天?我个人的看法是,由于祓禊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是临流沐浴,而露天沐浴必待天气放暖。按照五行之说,巳日为火日;同样,三为离,离为火,重三又是双火,所以就把三月三确定为上巳节。上巳节这一天的活动内容,有临水祓禊、流觞雅集、游春踏青等。晋·陆机《三月三日》诗:“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唐·刘商诗:“踏青看竹共佳期,春水青山祓禊词。独坐邮亭心欲醉,樱桃落尽暮愁时。”宋·陈造诗:“人家禊祓竞攀追,刺史春游正此时。羯鼓声中花作锦,壶筹多处酒为池。”元·王恽有句:“浪说兰亭禊事修,年年春好锦堤游。”

春天,既是植物萌发生长之际,也是动物情动孕育之时。俗谚云:“正月的狗,二月的猫,三月的叫驴满沟嚎。”动物在发情,人也不例外。所谓人之怀春,其实也包含着性。据说古代的上巳节,延续了上古氏族社会的性爱习俗,情偶们于是日在水边嬉戏交欢,以求生育。据《汉书·本纪》:“武帝即位,数年无子,平阳公主求良家女十余人,饰置其家。帝上巳祓禊灞上而过焉。”古话常说:“女人肉,不中露。”但在上巳节祓禊之时,即使是“养在深宫人未识”的佳丽贵妇,亦可尽泄春光。唐·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但由于她们是杨贵妃的大姐韩国夫人、三姐虢国夫人和八姐秦国夫人等,又加上有杨贵妃的哥哥、当朝宰相杨国忠护卫,更因为虢国夫人与杨国忠交通乱伦(史称国忠为“雄狐”),所以杜诗人无法靠近,于是感叹道:“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到了明代,祓禊之俗已基本不传,踏青之俗则并入清明,故上巳作为节日已名存实亡。

〖人情·物理〗

◆钱刀利手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俗话也说:“谁都跟钱没有仇,谁也不嫌钱扎手。”既然古往今来,人人都想钱,人人都爱钱,那么钱究竟是个甚的玩意儿?它的身上到底有些什么魔力呢?

1.钱是周流转,不花不会攒

钱在秦汉以前不叫“钱”。但到底叫什么?上古又缺乏史料记载。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说到“货殖”之事,老实承认“神农以前,吾不知已”。班固在《汉书·食货志》里也说:“凡货、金钱、布帛之用,夏殷以前,其靡记云。”现代研究成果表明,先秦时期的钱,主要有刀、布、贝几种,如商代的“无文金属贝”和西周晚期的“空首布”等。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讲:“贝,海介虫也。居陆名猋,在水名蜬。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秦灭六国,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全国一律使用外圆内方的“半两钱”。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铸行“五铢钱”,历代延铸这种方孔圆钱竟长达七八个世纪之久,直到隋朝灭亡之后才告终结。期间,新莽(王莽)政权铸行的钱币花样最为杂乱,计有“二刀”、“六泉”、“十布”以及“货泉”、“布泉”、“货布”共21种,品类繁多为历朝之最。

钱字最初也不读qián,而是读作jiǎn。《说文解字》:“錢,銚也,古田器。从金,戔声。”銚,在此处读作yáo,是一种锄地用的大锄,与钱无涉。据清儒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秦始废贝专用钱。变泉言钱者,周曰泉,秦曰钱,在周、秦为古今字。”段氏认为,“钱”乃“泉”之同音假借。

钱的古称为刀、布、泉,“刀取其利,布取其广”,“行之曰布,藏之曰泉”,即取其广布、流通、储存、周转之意。英语称银行为Bank,这个单词的本义是河岸,即专供货币停泊的码头。日本人把它翻译为“银行”--“行”读行走的行(xínɡ),是“钱在走”的意思。我国的“银行”是从日语(汉字)直接“拿来”的。由于我们习惯将所有的行业都归入“五行八作”、“三百六十行”,所以就把“银行”的“行”读作hánɡ。既然钱之本义如泉,就应该让它像泉水一样流动起来。俗话也正是这么说的:“钱是用的,水是流的。”又说:“钱是精怪,花了轻快。”还说:“钱是周流转,不花不会攒。”

2.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

谚云:“山珍海味少不了盐,花言巧语少不了钱。”又云:“最臭是穷,最香是银。”有钱和没钱,有钱的人和没钱的人,有如天地悬隔。有钱的称大少二少,没钱的叫大狗二猫。有钱屁香,无钱话臭。有了钱又精又灵,没有钱又痴又聋。有了钱,王八有钱龟大哥;没有钱,一分钱逼倒个英雄汉。有钱之人,“有了圆里方,万事好商量”;没钱之人,“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所以老话说:“钱是硬头货,谁没谁难过。”又说:“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还说:“钱是人的胆,不会说话也会喊!”唐代大文豪韩愈在《送穷文》中讲过,一个“穷”字,能把人糟践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清代无名氏《邓通叹钱》有一节韵味深长的“咏叹调”:“〔耍孩儿〕无钱呵,思量泪打腮边转,愁恨情怀怨什么天!光阴世事多更换:有钱呵,红缨白马人称羡;无钱呵,罄手空拳骨肉嫌,衣衫褴褛人轻贱。有钱呵,胡言乱语全有理;无钱呵,说出立国机关总枉然。到如今参透了人心面,有钱的人前说好,无钱的怎敢当先!”

3.人行千遭,不如钱行一遭

钱在前头,人在后头,路子自然好走。有了钱,万事圆。缺了钱,哪门不到哪门黑。俗话说:“钱财通性命。”又说:“钱是命,命是钱,钱跟命,两相连。”所以呀,钱袋一空心沉重!在我国的古典小说里,说到美男,一定是宋玉、潘安;说到有钱,必然是陶朱、猗顿。这陶朱就是春秋时期大名鼎鼎的谋士范蠡。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之后,弃官逃到齐国,更名鸱夷子皮,父子治产,大发其财。此时齐国的国君又聘他为相。范蠡喟然叹曰:“治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便归还相印,散尽钱财,悄悄来到陶这个地方,自谓“陶朱公”。然而没过几年,再次“致赀累巨万”。这人呀,越有钱越知道钱有用。陶朱公的二儿子因杀人被囚在楚国。朱公打发小儿子拉一牛车黄金去营救老二。可是大儿子不干了--家里放着老大,却让小三儿去营救老二,我这老大还活个什么劲儿!闹着要自杀。朱公不得已,给楚国的熟人庄生写了一封信,叮嘱大儿子把书信和黄金交给庄生,其他不用多管。大儿子照章行事,庄生亦“收人钱财,替人消灾”,说动楚王大赦天下。一听说楚王要大赦天下,大儿子睡不着了--既然是大赦,还送什么钱呢?便去庄生家把黄金要回来。庄生又去见过楚王。楚王赶在大赦前一天,把朱公的二儿子给砍了。老大拉着一车黄金和老二的尸首回到家,全家人大放悲声,只有朱公笑道:老夫早就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老大从小跟我吃苦打拼,深知金子来之不易,舍不得出手送人,自然也就打不开“后门儿”;而小三儿自幼锦衣玉食,根本不把金子当回事儿,所以当初才派他去救人。有道是,舍不得娃娃套不住狼,舍不得贞操当不了娘。天下之巨富大贵如陶朱公,送不出一车金子,也会送了儿子的小命;况常人乎?俗话说:“有钱路路通。”又说:“人行千遭,不如钱行一遭。”还说:“少年子弟江湖老,没有银子怎么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