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傍金是黄的傍玉是凉的(1)

母亲词典 作者:李建永


〖时令·风俗〗

◆夏走十里不黑,冬走十里不亮

字谜:“出兔口,入鸡肠;画时圆,写时方。”谜底是个“日”字。我国古代计时,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日出卯时(卯兔),日落酉时(酉鸡),正午午时,半夜子时。俗话常说的“夏走十里不黑,冬走十里不亮”,是指同样在“日出卯时”(早晨5时至7时)这一个时辰里,夏天早晨的5点已经出太阳了,而冬天早晨的5点再走十里路天还不亮;同样是“日落酉时”(下午5时至7时)这一个时辰里,冬天下午的5点太阳已经落山了,而夏天下午的5点再走十里路天还不黑。为了准确地印证这句话,我查询了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严格按照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而升降国旗的时间表。一年里白天最长的一天是夏至(今年是6月22日,农历五月初八),早晨升旗是4:46,下午降旗是19:47;一年里白天最短的一天是冬至(今年是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十三日),早晨升旗是7:33,下午降旗是16:53。可以算出,夏至日出比冬至日出早2小时47分钟,而日落则比冬至晚2小时54分钟;夏至日出到日落的时间(即夏至天长)为15小时零1分钟,冬至日出到日落的时间(即冬至天长)为9小时20分钟,夏至比冬至天长5小时41分钟。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平日里常说“日出卯时,日落酉时”,但是冬夏的“出入”却是相差很大的。所以古代又有“夏日出寅入戌,冬日出辰入申”之说(参见汉·班固《白虎通义·日月》)。当然,夏至和冬至是白天最长和最短的两个日子--那就让我们再看看立夏和立冬吧。立夏(今年是5月6日,农历三月二十日),早晨升旗是5:09,下午降旗是19:14;立冬(今年是11月8日,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早晨升旗是6:51,下午降旗是17:05。立夏比立冬白天天长了3小时51分钟。那么整个夏天和冬天相较,平均每天白天多出4个小时是没有一点问题的。所以老农们常说:“夏日天长,早起三朝抵一工。”可谓千真万确。俗话还说:“春分秋分,昼夜相亭。”春分(今年是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三)早晨升旗是6:17,下午降旗是18:27;秋分(今年是9月23日,农历八月十三)早晨升旗是6:02,下午降旗是18:11。春分和秋分,都是早晨6点多太阳出来,下午6点多太阳落下,基本上昼夜均分。

〖人情·物理〗

◆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靠了大哥有大嫂

有些汉字的演变,颇有意思。譬如,“比”字原本是亲密的意思,后来却变成了对比、比较、比拼、攀比。又如,“靠”字原本是违背的意思,后来却变成了依靠、倚凭、凭恃、凭靠。前后的意思满拧。《说文》:“靠,相违也。从非,告声。”《广韵》和《集韵》亦曰:“靠,相违也。”《玉篇》:“靠,靠理相违也。”《十驾斋养新录》:“靠,相违也。今借为依倚之义。”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今俗谓相依曰靠,古人谓相背曰靠。”从古至今,社会上总有那么一类人,老想着沾亲傍友、倚人靠人、沾光讨便宜捞油水。这是一种最没骨气、最没出息的懒汉二流子思想。老人们常说:“靠亲戚吃饭饿死,靠朋友穿衣冻死。”而且还说:“望山跑死马,指人都是假!”汉·韩婴《韩诗外传》:“魏文侯问狐卷子曰:‘父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子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兄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弟贤足恃乎?’对曰:‘不足。’‘臣贤足恃乎?’对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色而怒曰:‘寡人问此五者于此,一一以为不足者,何也?’对曰:‘父贤不过尧,而朱丹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拘;兄贤不过舜,而象放;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诗》曰:‘自求伊祜。’”的确,“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人何可恃乎”?总想着倚靠别人是最不靠谱的,真正可以凭恃的只有自己,故曰“自求伊祜”。俗话说:“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靠了大哥有大嫂。”又说:“爹娘广有,还得张口;哥嫂富有,不敢伸手。”还说:“爹有娘有,不如自有;哥有弟有,等于没有。”并说:“夫妻有,隔层手。”所以说,“靠张靠李,不如靠己”,“靠儿靠女,不如靠胳膊靠腿”。

◆傍金是黄的,傍玉是凉的

据《墨子·所染篇》讲:“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由此可见,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对于人(尤其是孩子)的影响和塑造,是非常重要的。明·张岱《夜航船·伦类部》引《烈女传·邹孟轲之母传》:“孟子少时,居近墓,乃好为墓间之事。孟母曰:‘非所以教吾子也。’乃去。居市廛,孟子又好为贸易之事。母曰:‘此非所以教吾子也。’复去。居学宫之旁,孟子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此可以教吾子也。’遂居之。”这就是对后世因响深远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有一则“王母窥友”的故事。《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三·王珪传》:“(珪)始隐居时,与房玄龄、杜如晦善,母李(氏)尝曰:‘而必贵,然未知所与游者何如人?而试与偕来。’会玄龄等过其家,李窥大惊,敕具酒食,欢尽日,喜曰:‘二客公辅才,汝贵不疑。’”普天下之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有才华、有学识、有抱负、有前程的人相交往呢?王珪尝与“房谋杜断”之二公相交游,后亦与房、杜及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征等同朝为辅政。这就叫做,与什么人相交,即与什么人相靠,也才最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谚云:“傍着勤的没懒的,傍着馋的没攒的。”亦云:“人伴贤良智转高。”据《说苑·敬慎》讲:“孔子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孔子曰:‘黄口尽得,大爵独不得,何也?’罗者对曰:‘黄口从大爵者不得,大爵从黄口者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君子慎所从。不得其人,则有罗网之患。’”大爵者,大雀也;黄口者,小雀也。捉鸟人在地上支起竹罗,撒下粮食,诱而捕雀。小雀跟上经验老到的大雀觅食,则不落罗网;大雀跟上黄口小雀觅食,则小雀落网,大雀逃逸。正因如此,孔夫子才教导弟子:“君子慎所从。”所以俗话常说:“挨金似金,挨玉似玉。”又说:“傍金是黄的,傍玉是凉的。”还说:“跟上啥人学啥人,跟上狐狸学妖精。”

◆男孩玩玩是好的,女孩玩玩是巧的

俗话说:“调皮的骡子能拉套。”又说:“男孩玩玩是好的,女孩玩玩是巧的。”“玩玩”这个词用得真好,一方面描摹出小孩子的调皮捣蛋劲儿,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大人对“小淘气包”的宽容和欣赏。古人讲,君子不备责于童子焉。《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髦,七年曰悼。悼与髦,虽有罪不加刑焉。”七岁以前的儿童,虽有罪不加刑焉,更何况是平日里的顽皮淘气呢。俗话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又说:“从小看大,七岁到老。”我是相信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与生俱来的。能闹腾的孩子,起码证明了他的生命力的旺盛;倘能鼓捣出一些“精致的淘气”来,就更证明了其智商的不同寻常。虽然历史上(以及现实生活中)也有“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特例,但“小时了了,长大更佳”的例子还是占据多数的。《世说新语·言语》:“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牧马按:孔融乃孔子二十世孙)与君先人伯阳(牧马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事实证明,孔融小时了了,长大后亦名列“建安七子”之中,品节才具依然俱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