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战争是所有战争的最高形式(4)

金融战争 作者:张荐华


当时,欧洲各国处在激烈的竞争中,而英国称霸欧洲,号称“日不落帝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更发达的金融技术和金融市场。而此时法国也处于迅猛发展中,英法之间的竞争逐渐凸现。英国当然不能容忍法国经济的挑战,但是如果像从前的罗马那样靠战争来摧毁法国的进步,英国自身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因此,英国要遏制法国的发展,只能利用自己的政治经济霸权,采用经济手段。在十七八世纪,英国和法国为了争夺欧洲大陆的利益而开展了4次战争。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1643-1715年),法国是当时欧洲军事最强大的国家,却被后起的英国打败。尽管法国战败的原因很多,但是大家都能意识到,金融因素才是根本原因。

事实上,英法两国的战争从一开始,战争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在十七八世纪,尽管法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令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对一个国家而言,仅靠财政收入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国内没有一个较好的金融体系支撑,即使是波旁王朝也无法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法国军队的开支,而法国只能长期依赖荷兰的金融市场融资。相比较之下,欧洲工业革命思潮后的英国在金融体制上比法国拥有更大的优势。初步成型的金融机制为英国提供了足够的战争开支,从而使英国在整个军事筹备和军事力量上逐步优于法国。更进一步地,发达的金融技术和金融市场使英国发展更加迅速。尽管英国经济在工业革命后迅速崛起,但是这仍然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在1694年,英国创建了英格兰银行以应战争急需,各地随之建立起“乡村银行”以及繁荣的债券交易市场,这些都为政府开辟了广阔的财源。值得称赞的是,英国政府有着高效和守信的财政体制,能够按时和负责任地偿付本息,使得政府能够持续地筹措到长期贷款,且使英国政府的借款利率不断下降。我们可以从数据中看出,在1752年,英国政府的国债利率大约为,而法国国债利率是5%左右。当时,英法两国的国债数额几乎持平(约亿英镑),但法国每年支付的利息差不多却是英国的两倍,即1400万英镑。法国沉重的军费开支使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因此只能发行更多的纸币,结果引发通货膨胀,这对战争时期的法国无疑是雪上加霜。1756-1763年,英法之间的战争再度爆发,战火从欧洲一直蔓延到北美和印度,法国遭到惨败,它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势力都被英国逐出,从此丧失了欧洲最强国的地位。而英国由此确立了海上霸权,并一直保持到20世纪。英国,这个人口不到2000万的弹丸岛国,凭借其发达的金融技术和金融市场,从此主宰世界长达两个世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