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伊拉克是表,压欧元为真(2)

金融战争 作者:张荐华


要打垮欧元,就必须找准欧元的“软肋”的所在。而美国发现,欧元的“软肋”在于欧盟27个成员国只有共同的货币政策,而没有共同的财政政策。欧元要保持稳定就必须限制成员国的财政赤字水平,如果各国的财政赤字都“超标”,就会导致欧盟27个成员国中的经济都不太景气。这样一来,维持赤字水平本来就已经很困难,统一货币就更成了一句空话。如果此时美国控制了石油的供应,导致海湾地区石油供应不足,对高度依赖海湾石油的欧洲国家来说,后果是难以承受的。这将不仅仅是油价上升导致通胀的问题,而是会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油价上升,各国的财政赤字就难以控制,“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基础就会被破坏,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便是欧元解体。

毋庸置疑,石油价格的影响对欧盟27个成员国而言,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敏感的政治问题。欧洲国家的汽油价格起点大约是美国的三倍。欧美之间的能源税差异非常大,欧洲的各种能源税占到汽油价格的70%以上,进而导致欧洲国家征收高额的燃油税。同时,欧盟大多数是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欧盟国家实行统一的税率政策,都将进一步加大石油价格波动上涨对经济的影响。石油价格上升直接增加了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生产和相关投资,使得欧洲经济复苏更加缓慢。欧盟石油资源和储备都弱于美国,油价上升会导致通胀率上升,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并制约着欧元走强。OECD认为,国际油价上升10美元,欧盟通胀率第一年上升个百分点,第二年将上升个百分点,同时GDP下降个百分点。从长远来看,美国控制中东石油命脉,将严重破坏欧洲统一的发展,阻碍其经济、政治一体化、制约其长期经济竞争力的增强。

当然,为了得到更多的石油资源,从而更好地应对欧元对美元霸权地位的挑战,抢占石油国家的控制权就成为美国的首要任务。首先,美国选择了石油储存丰富的伊拉克:从长期着眼,伊拉克变局的最终结果可以使世界经济从根本上摆脱不确定性,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在短期内,伊拉克战争的前景是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发展,并使其呈现前所未有的高风险、高波动特征。当然,美国从战争中发财的目的路人皆知,然而,正如我们上面所分析的,美国真正的意图是打击欧元,以保证美元的霸权地位。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一样,战争的爆发都是因为它能直接对欧洲和欧元发生影响,或者是它本身就意图发生该影响。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时候,法国和德国不再支持美国在伊拉克打仗,是因为他们体会到了科索沃战争的苦头。当时科索沃战争是冲着欧元去的,法德却被人道主义所迷惑。第二场阿富汗的战争可以找出另外的理由,它相对比较特殊,而且似乎显得在情理之中,因为它是9 11事件发生之后的一场战争。美国对外战争有着全世界准备最好的过程,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打响。即使这样,打海湾战争美国准备了六个月,打伊拉克战争也准备了六个月,而打阿富汗美国只准备了一个月时间还不到。我们不难理解其中的原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