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股灾大解密(2)

金融战争 作者:张荐华


在这次股灾中,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曾提出著名的“费雪效应”的大经济学家欧文 费雪在几天之中便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人们闻股色变,投资心态长期不能恢复;而股市危机、银行危机与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更使整个国民经济雪上加霜。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经济危机又引发了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5000万人失业,无数人流离失所,8812家银行倒闭,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生产停滞,百业凋零。

宋鸿兵先生在《货币战争》一书中,曾从另一个层面深刻的描述了1929年美国大股灾的起因,并将这次大股灾认定是国际银行家们下的一盘大棋――这盘大棋早在1927年一次秘密会议上就定下了。“经过精确计划,纽约货币市场上投资股票的贷款供应量突然急剧减少,从而造成1929年的危机,实际上这是国际金钱大亨们算计好的针对公众的‘剪羊毛’行动。”由私有银行控制的美联储在1929年8月9日将利息提高到6%,将证券交易商的利率由5%提高到20%,投机商们顷刻陷入资金陷阱,除了不顾一切的逃出股市别无出路。

这种说法是否真实可靠,对80年后的今天已无关紧要。但对于这场大浩劫,只有少数人事先知道倒有些可能,又或者这少部分人确实是先知先觉。乔伊 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父亲)的身家,从股灾前1929年的400万美元,增加到股灾末期1935年的1亿多美元,翻了25倍。伯纳德 巴鲁――以投机起家,一战期间被美国总统威尔逊任命为“战时工业委员会主席”,被称做“战时美国工业的沙皇”――则在股市大崩溃前,卖掉了所有股票转而持有国债。而后来成为罗斯福的财政部长的亨利 摩根索,在“黑色星期二”(1929年10月29日)前几天则命令他的公司在三天之内卖掉总价值达6000万美元的所有股票。他的手下困惑不已,建议他在几个星期的时间里逐步清仓,这样至少要多赚500万美元。亨利 摩根索勃然大怒,冲着手下人怒吼:“我到这里来不是和你讨论!照我说的去做!”毫无疑问,后来的结果证明他们是正确的。当我们在经过近80年后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时,我们仍然要惊叹于这些国际银行家们的智慧,他们毫无疑问的是人类中最为聪明的一群人;如果说这样的手法,这样的权谋,这样丝丝入扣的设计,这样玩弄天下于鼓掌之中的胆略,都只是这些华尔街大亨们先知先觉的“神来之笔”,那么我们只能感叹,他们的智商之高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