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违背规律巴林银行必自毙[l5](1)

金融战争 作者:张荐华


1995年2月,具有233年历史、在世界一千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489位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布倒闭,随后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这一消息在国际金融界引起了强烈震动。各地股市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英镑汇率急剧下跌,对马克的汇率跌至历史最低水平。巴林银行事件对于欧美金融业的隐性影响不可估量。

1763年,弗朗西斯 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银行――巴林银行。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无论是到刚果提炼铜矿,从澳大利亚贩运羊毛,还是开掘巴拿马运河,巴林银行都可以为之提供贷款。1803年,刚刚诞生的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时,所用资金就出自巴林银行。尽管当时巴林银行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一家犹太人开办的罗斯切尔特银行,但巴林银行还是各国政府、各大公司和许多客户的首选银行。20世纪初,巴林银行荣幸地获得了一个特殊客户:英国王室。由于巴林银行的卓越贡献,巴林家族先后获得了五个世袭的爵位。这可算得上一个世界记录,从而奠定了巴林银行显赫地位的基础。

尽管是一家老牌银行,但巴林一直积极进取,在20世纪初进一步拓展公司财务业务,获利甚丰。20世纪90年代巴林开始向海外发展,在新兴市场开展广泛的投资活动,业务网点主要在亚洲及拉美新兴国家和地区。1994年巴林银行的税前利润仍然高达亿美元,银行曾经一度希望在中国拓展业务。然而,次年的一次金融投机彻底粉碎了该行的所有发展计划。谁都未曾料到,这一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控270多亿英镑资产的巴林银行,竟毁于一个年龄只有28岁的毛头小子尼克 里森之手。

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这之前,他是摩根 斯坦利银行清算部的一名职员。进入巴林银行后,他很快争取到了到印尼分部工作的机会。由于他富有耐心和毅力,善于逻辑推理,能很快地解决以前未能解决许多问题,工作十分出色,他也因此被视为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伦敦总部对里森在印尼的工作相当满意,1992年决定派他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

自1994年下半年起,日本经济呈现复苏势头,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分别在东京和大坂等地买了大量期货合同,指望在日经指数上升时赚取大额利润。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1月17日突发的日本阪神地震打击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势头,股价持续下跌。此时的里森一方面遭受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继续购买更庞大数量的日经指数期货合约,希望日经指数会上涨到理想的价格范围。然而里森的一切努力都宣告失败,交易数量愈大,损失也愈大。截至1995年3月2日,巴林银行亏损额达亿英镑,约合14亿美元,这几乎是巴林银行当时的所有资产。至此,这座曾经辉煌了两个世纪的金融大厦轰然倒塌,巴林银行230年的历史终于画上了句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