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潘石屹致《酥油》作者

酥油 作者:江觉迟


 

江觉迟:

你好。    

我不知道这是你的真名,还是你的笔名;书中的梅朵,我也不知道是真实的你,还是你化身的主人公。

在这个时代,能够令人发自内心感动的事物已经越发稀少。我承认,一开始,我只是抱着好奇而且并不准备落入被感动的陷阱的心态,而漫不经心的开始读你的《酥油》。读其中的关切、爱意、爱情、追求、宗教好藏区的风光。

但真的读完。却发现自己已经深陷。怎么说呢?也许并不是所谓“感动”能够概括的。有时候,“感动”已经显得廉价。准确的说,是一种力量,一种你身体里的力量,并且传递到了我的身上。

实话说,我并不知道如何评说你所经历的一切和你这本书,一开口,就显得太“轻易”。我欣慰的是,我读完了,我想,这对我来说就是成功。一种有光芒的力量,在内心弥漫。令我想给你,一个素未谋面,只是通过一本书有所理解的陌生人,写一封信——关于爱、勇气和力量的讨论。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追求更有精神品质和更有内心力量的生活。但是我依然怀疑,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还能否有力量,真正静下心来,读完你这本书。读懂你那顽石般坚硬不屈的文字,和文字里那些与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人和事。你几乎细致地描述了藏区全貌,在入木三分中,生存和爱的力量,梦想的勇气渐渐凸现。

你一个汉地女子,偶尔旅游去藏区,结果被那里的画师留下来,做了收养教育孤儿的工作,在与现代文明完全隔绝的原始深山草原,在酥油灯昏黄黯淡的烛照下,在纵马驰骋一骑就是十几个小时漫长的寻访孤儿的路途中,在随时会被大雨摧毁的碉放房改造的残破教室中一做就是5年。我不知道你今年多大了,如果是一个年轻女孩子,这5年几乎意味着最好的青春年华。

我依然不想说什么“坚持”和“感动”。不是这样的。我觉得,这是你愿意的,是你愿意,是你想,是你的梦想和力量。

有些人想做,但下了一辈子决心都没能做到的事,有些人在一闪念中就去做了。你就是后者,因此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少有的令人钦佩的成功者(如果我与权力修正一下“成功”的涵义的话)。人精神的财富大于一切,而你,内心的富足证实了这样的财富。你是一个了不起的姑娘,也是一位很浪漫很美丽的姑娘,我看着书和朋友传来你的笔记,想象着你,在荒芜的藏区高原,骑着马,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寻访、收养孤儿、私生子和流浪的少年,在海拔那么高的草原上奔命,直到自己的身体彻底跨掉……感受着其中的爱与梦想,力量与理想,包括你的爱情,那个脸上泛着红光质朴厚实的藏地汉子月光,生活,哪怕多要一点都是那么吝啬,但它却让你更加坚韧!         我相信《酥油》出版后,会让很多人感动和反思。但我想说,这种感动和反思,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像你一样,去藏区收养孤儿,更不是说没有这样做的人就应汗颜。而是,你所做的,是一般人都能做的,而你所做到的,却非一般人可以做到。这里面的区别,这里面所需要的人的自身的力量,我相信是少有人能体会的。现在很多人,动辄抱着别人的成功智慧不放,想要从中找到捷径,而不知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就是世界与世界之间的差别,学别人,隔着一个世界,而做自己能做的,隔的不过是一个念头和一份坚持。我相信你当初听那个画师的话,在藏区收养孤儿,也是一时冲动,可是你冲动之后,还是做了下来。这个世界很多事原本就是这么偶然,但正是因为如此,才更让人感知,每个人自身所具备的力量。

“没有泪水的干涩眼睛,目光从高高的仰视跌落下来,坠入到前方的深暗峡谷。峡谷里,五色经幡在北风中猛烈翻滚,呼啦啦直指天空,把我的目光也带到更远的地方去———如果你得到的回答会把你拖进更深更远的路途,让你回不来,你还需要听到吗?

是的,无限巨大的草原,我热爱,迷恋,却是带着莫大无言的盲目。要了解这遍土地,用身体一生也不够。用心灵,也许只需要一次皈依,一切都会得到诠释……”

这是两段我非常喜欢的《酥油》中的文字。“用身体一生也不够,用心灵,也许只需要一次皈依”。         我想,这是对于我们每个人内在力量的最好诠释。其实梦想、爱与勇气从来都贮藏在我们的内心,从未远去。也许只要一次低头,一次静穆中对自身内在的观想,那种原本属于我们的力量,就会涌现。

听说你写这本书,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坦承你的一切,以便真正寻找到下一位继任者。我想,这种寻求,其导致的梦想和力量的传递,意义远远超过任何一次慈善捐赠。我不知道该如何帮助你,但我很希望能够找到方法帮助你达成愿望。

如果你有机会来北京,我想见你一面,看看你这个酥油姑娘。

你的爱和我们大家的感受才是构成这个世界的真正力量。

此致

敬礼

潘石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