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月夜情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

笑看云起共潮生 作者:李建峰


月夜情迷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个诗人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直接取决于他对文字的理解深度。中国文字传到唐代,已经跋涉过甲骨文的古朴、金鼎文的坚硬、篆书的疏野和小隶的严谨,形成了以真书为主,草书辅之的局面,文字之美,已经别有洞天。相传“草圣”张旭,常常在酩酊大醉,狂呼疾走之后,铺纸磨砚,落笔成书。所写狂草,潇洒磊落,变幻莫测,无人能及,把汉字的形态之美,张扬到了极致。与此同时,同为“吴中四士”的张若虚,却用另外一种方式使用文字,同样成就了传奇。

张若虚存诗比崔颢更少,《全唐诗》只收录了他两首诗。但这个史书中没留下详细资料的扬州人,有着和崔颢相似的境遇――仅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就已独步盛唐。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中把这首宫体诗称赞到了极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虽然闻先生的夸赞,是从该诗对宫体诗所做的贡献来说的,太过主观,也有失偏颇,不过,张若虚功绩之彰著,确实是没有任何人怀疑过的。

诗歌的开篇,是由题目延续而来。诗人浸染了开元盛世时的风采,大笔一挥,就是江连海平,月共潮生。通常在月夜下的思绪,本该是宁静致远的工笔勾勒,可在这里,诗句中的悠远、壮阔,已经成为唐人境界的最自然不过的表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里的“海”并非实指,是诗人心游四方,神接万物的产物。“连”和“生”两个动词用的委实可爱极了,把画面的动感铺陈得淋漓尽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