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色留人――张旭《山中留客》(1)

笑看云起共潮生 作者:李建峰


山色留人

――张旭·《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古时待客接物,是需要诸多繁文缛节的。春秋鲁国国君让孔子接待宾客,孔子“色勃如也,足·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如也。趋进,翼如也。”(《论语·乡党篇》)唯唯诺诺至极,才算合乎礼数。至魏晋时期,身为宾客,还须受制于身份地位。南朝皇族路琼之,去拜访士族名士王僧达,看尽脸色不说,人才刚出门,主人就命手下把客人坐过的床给烧掉了!宾客做到这个样子,已经不单是侮辱,怕是心惊肉跳才对。

可是,如若是唐朝的张旭留客,那可是一定要应许的。

张旭素以书法取胜。唐文宗曾下诏称李白的诗歌、裴·的剑舞并张旭的草书,为天下三绝。其声名之高,后辈无人比肩。中国的书法中,草书最见性情。运笔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挥毫以意为法,不拘窠臼,血脉不断。尤其是张旭的狂草,更为奔放大气,自成一派。韩愈曾说张旭:“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非常贴切的。

张旭于书写中凝聚精神魂魄,全情投入,宣纸上的斑斑墨迹就是张旭本身,字与人,早已浑然一体。面对能写出这种文字的人,做客时是绝对不用刻意沐浴弹冠,焚香备礼的。

那么,在如此率真的主人吟诵《山中留客》时,客人还会漠视他的一片真心吗?

“山光物态弄春晖”,这是诗人留客的理由,是真正的开门见山,很是痛快。杜甫说他有“脱帽露顶王公前”的洒然,确不是凭空捏造。山光和物态,是两个非常淳朴的词语,但所涵可谓包罗万象。奇松、怪石、幽潭、芳草星散其间。紧接着用仄音“弄”字引出春晖美景,令人浮想联翩,心生向往。张旭的意思正是:哪怕我不留你,可是你看这天这地,这山这水也在代我挽留你呢。

如此山中美景,怎么能因为天色稍稍阴沉就打道回府呢?诗人有些不开心了。心直的张旭并不掩饰,第二句诗就是在责备萌生去意的朋友。但山里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天边出现的阴云,也许转瞬就散,也许会雷雨聚集。春雨料峭,湿身阴冷,或许这才是客人面露难色的原因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