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请你们继续爱国——致留学生(2)

家国天下 作者:杨恒均


果真如此吗?大家不妨上网络上去看一下,中国的愤青们都写了些什么,看一下中国是不是空前的团结。如果你只浏览几个网站就会发现,这场所谓中国人空前团结一致对外的爱国大行动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中国人在互相辱骂。就目前所知,网络上几乎没有出现一个外国人公开出来和中国的爱国热情对峙。在这种情况下,爱国愤青们还是紧握爱国这个武器,横扫互联网。遇到稍微有些不同意见的中国人,就破口大骂。

我算是小人物,所以,一个帖子在一天时间里被跟帖辱骂一千五百次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怎么连金晶也成了汉奸?连李连杰也有叛国嫌疑?还有无数个想反思或者深思一下愤青们爱国热情的作者和读者,都成了爱国者的敌人。

在愤怒的青年们激情燃烧的日子里,中国人被分成爱国者和汉奸两个阵营。而这两个阵营的界限则是看你是否够激进,看你是否还拥有一点点理性。让人感到震惊的是,无论是在愤青阵营还是汉奸阵营里,你看不到始作俑者的藏独分子和国际上传说中的那一小撮反华势力,他们在哪里?——他们躲起来了,在偷偷地笑。

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一场据说让中国人空前大团结的爱国运动却被愤青们的狂热弄成了撕裂中华民族的利器,而且,那裂痕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消除的。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地提高了?

作为一名爱国者,我想下面的问题很容易回答,那就是我们游行示威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让我们在充分允许游行的土地上一吐为快,大大发泄一番?还是要让世人都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负的,要通过游行来提高中国的大国地位?

当然是后者,爱国者的目标应该是提高自己国家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那么,通过目前这种方式,我们达到目标了,还是我们离目标更远?

只要对西方有些了解的,或者在西方生活一段时间的,从直觉上都能够很清楚地判断,这种游行示威不但无法提高中国在他们眼中的地位,而且,还会严重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

很不幸的是,最近先后出笼的一些民意调查显示,西方敌视中国的比例在悄悄攀升。在西方人的记忆中,这种一个国家的学生和国民在多个国家同时举行爱国大游行的事情只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出现过。

这就是爱国需要理性的最好例子。在澳洲等国家,游行示威是完全合法的,没有任何风险,你想表达对任何国家的爱都可以,你甚至可以去游行示威支持朝鲜和希特勒,不需要勇气。然而,不需要勇气的爱国,却绝对需要智慧。也就是说,理性爱国的人必须思前想后,我们的游行示威在那些看到的人眼里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到澳洲后,一个澳洲朋友找到我,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澳洲不是CNN的故乡,总理也从来没有想抵制奥运会,甚至连这里的媒体也没有出现过学生们所指责的歪曲报道中国西藏事件,可是现在一些持中国护照的学生却要上街游行显示爱国激情。他担心这样的游行会不会给澳洲主流社会投下阴影,毕竟澳洲也是不久前才从种族主义的魔爪中彻底解脱出来的。

我这样告诉他,我不会参加学生的游行,也并不支持学生游行。但如果他们的游行真的让澳洲白人种族主义沉渣泛滥、死灰复燃的话,那就是该我走上街头去维护我同胞权益的时候。

大家常常说,中国强大了,海外的华人华侨也抬起了头。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海外华人华侨挺胸抬头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所在国接受了自由、平等、人权和民主这些普遍价值,和中国的强大没有必然的联系。

大家大概都记得,历史上最近的排华事件并不是发生在强大的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而是发生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就在不久前,华人华侨还在印尼遭到抢劫、强暴和杀害。远一点儿,还有越南当局把华人赶进大海里,以及柬埔寨独裁大量杀害华人华侨。相对于这些国家,当时的中国无疑都是强大的,但华人华侨并没有抬起头。

可以这样说,能够更好保护华人华侨人权的,是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接受的普遍价值,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飞机大炮。华人华侨在澳大利亚游行示威是合法的,表达对中国的热爱也是应该的。但在走上街头的时候,不应该忘记,华人能够走上街头的国家都是一些拥抱了自由、人权和民主的国家。难道亚洲其他国家的华人和留学生们就不爱中国?我们看不到他们走上街头。大陆的愤青无法体会到这一点,但海外的留学生不但感觉到了,也享受到了。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留学生的这种所谓爱国游行,既没有提高我们国家的地位,也对澳洲的民族和谐没有多大帮助。但还有一个现象值得一提,当我们的留学生在据说是反华势力大本营的西方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何其畅快,何其淋漓,可是就算不为国家地位着想,不为华人华侨考虑,也该为北京分点儿忧吧。

据我得到的消息,一些西方的活动分子正在策划,要以相同的方式向中国外交部提出申请,要在适当的时候前往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前举行游行,表达热爱西方国家核心价值观民主和自由的激情。请问各位留学生朋友,今年是奥运年,你们说北京批准还是不批准,如果不批准,这不又成了一个鲜活的反华借口?从这个方面说,你们简直是在给中国政府添乱,明白没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