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大德在《中国传统的家与家道》一文中,这样写道:
在儒家中讲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根本就是如何齐家。家由家道、家学、家风和家业四事组成,中国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无后"不是单指生儿育女,而是指这一家有没有继承家道、家学、家风和家业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这个家迟早还是要衰败的。
现在很多人已?不知道什么是家了,读到"家齐而后国治",总不免生起疑惑。过去的家是一个大家族,有五代同堂、六代同堂的,人口少的也有七八十人,人丁兴旺的由三四百人组成一个家。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家是明朝的郑濂家,他的家族有一千多口人,七代同堂。这才是中国传统的家。
要想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家族,必须要有家教,而《弟子规》是中国许多家庭教育的集大成。首先要教育后代明了"孝道"。孩童不仅要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懂得孝敬父母的兄弟,还有自己的祖父母、曾祖父母,甚至还有高祖父母的兄弟。孩童犯过错,每一个长辈都有管教的义务。同时还要教育孩童懂得仁爱,从小就教育小孩不能自私自利,正如《弟子规》中所讲,"物虽小,勿私藏"。家族中每一个成员做事都要为家族全体着想,不能为自己着想,心量要大。如果人人有私心,这个家就不能继续维系。大家族每个人一生的目标都是以"荣宗耀祖,光大门楣"为理想。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家与家道,"家"是自己一生的依靠、保障、支持者,也是一个人奋斗进取的后盾。
齐家就要有家道、家风和家学,能够使几百人的家族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平等对待,扩大到国家就能治国。如是国君自然可以垂拱而治,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家"。而家道就是要遵?五伦的关系,家风就是五常八德,家学就是孔孟之道,家业(事业)就要通过教育后代来传承,这才是中国能够绵延五千年长治久安、盛而不衰的?因。
过去家的组合是靠血缘关系,现在要想恢复传统的家,已?很难了,我于是想到了企业"家":用企业团体来继承家的精神与功能,一个企业也可以组成一个家,一个社团也是一个家。过去的家是血缘关系,而现代的家就要用"道义"。如果一个企业能够用道义来运作,使每一个人在这个企业中都能找到家的温馨感觉与功能,这样企业职工就没有后顾之忧,就会视企业为自己的家。企业中的领导就像家族中的长者,将敬爱、关怀、照顾、互助和谦卑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心,使企业的员工都有一种归属感,人人和睦相处,平等对待,把他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从内心真正化解对立,做到相亲相爱如一家人。
如今,一些企业家积极响应企业"家"的号召,在自己的企业内部落实《弟子规》教学,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积极的社会反响。例如,北京汇通汇利公司的事长胡小林先生,在参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之后,把《弟子规》的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理念落实在企业管理中,结果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改变了整个企业的风气。这不仅坚定了他用《弟子规》建设和谐企业的决心,而且他还积极投入到义务传播传统文化教学的事业中,为公司的用户乃至许许多多向往家庭幸福的人们免费送去《弟子规》的课本和讲座光盘。他应邀到香港理工大学做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带动?济良性发展的?验分享》的主题演讲,受到广大师生和企业家们的一致好评。
南京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在成立之初,总裁李慕松就把人才的本地化工作当成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了"100%本土管理、100%本土员工"。公司厂房内的墙壁上,挂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书法作品,公司大厅的液晶欢?屏幕里显示的是《弟子规》的?句,到处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李慕松总裁在他主讲的《中华文化成就和谐菲尼克斯》的演讲中谈到,正是这样的企业文化,使得菲尼克斯中国电气公司实现了辉煌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