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宗教与传说(1)

读小说,写小说 作者:石映照


《源氏物语》紫式部

公元11世纪,日本宫廷女子紫式部夫人写了一部全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它以宫廷生活为中心,描写了平安前期、中期的世相,当然也包含爱情。

《源氏物语》在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地位都很显赫,所有的研究者都给予了高度评价,196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紫式部选为“世界五大伟人”之一。夏志清将其称为“孤立的杰作”。当然,眼馋的中国人也可以说她在书中就引了白居易97次,主题也是受《长恨歌》的影响,等等,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确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我认为比《红楼梦》要伟大得多。你只有亲自看了,才知道《源氏物语》里边所蕴涵的现代派手法究竟有多让人吃惊。

日本差不多同时还有一本《枕草子》,也很优秀,两部书加在一起,比中国的小说源头就要根深叶茂得多了。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

古代印度和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由于王后行为不端,国王把她杀了,此后他每天都娶一个少女做王后,过一夜就把她杀了。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同胞,自愿嫁给国王。从此,她开始给国王讲故事,每次讲到一个最动人的地方,天刚好就亮了,这样一直拖了一千零一夜,然后讲到了从前有一位国王由于王后行为不端把她杀了,从此他每天都要娶一位少女做王后,过一夜就把她杀了……

绕了一大圈的故事回到了起点。

很长一段时间,西方人说到神秘的东方故事都是指的这部阿拉伯民间故事,跟中国无关。至于后来略萨所说的中国套盒,也主要是被总结出来的,而这部阿拉伯故事是直接从结构上给予了西方小说太多的灵感。

《混沌篇》庄子

庄子的《混沌篇》也是一个世界级的中国故事,马原说这是庄子最出色的一篇文章。故事讲的是混沌的两个朋友为混沌发愁,以为混沌没眼没鼻没嘴没耳不能视听闻以至呼吸,就商量着做做好事,为混沌凿出七窍,“日凿一窍,七日混沌死”。 “我称此为混沌方法,也是我的方法。我以为发明‘混沌’的人是人类以来最伟大的智者。”这是马原的总结。

马原在《寓言》里忍不住地又改写了一次:

有三个好朋友。?NB021?住在南面,忽住在北面,混沌住在中央。NB021和忽常到混沌住的地方相聚。混沌对待两个朋友非常热情。混沌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没有眼、耳、鼻、口。用现在的话叫没有五官;古时叫七窍。

021和忽对混沌的热情接待想表示一点感谢,就商量说:别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听、饮食、呼吸,可是只有混沌没有,他一定难受极了。我们来帮他凿开吧,以后他再也不叫混沌这个莫名其妙的名字啦。

他们俩每天凿开一窍,凿眼睛用了两天,凿鼻子和耳朵也各用了两天,第七天凿嘴。眼见就要大功告成时,混沌死了。

七日之后混沌死。这是中国的故事。

在犹太教的《旧约全书》,上帝第一天创造了光,用来分出昼和夜;第二天创造了空气,用来分出天与地;第三天创造了陆地、海洋和各种植物;第四天创造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用来分管岁月、节气与时令;第五天创造了水下、陆上生活的各种动物;第六天创造了男人、女人和各种农作物和家畜;第七天上帝累了,就休息了一天,再也没有创造什么东西了。

最高智能常常都是要这样相交合龙的。

《巨人传》拉伯雷

这部取材于法国民间传说故事的小说,主要写格朗古杰·高康大·庞大固埃三代巨人的活动史。

高康大一生下来便会说话,喝17000多头母牛的奶,他的衣服要用12000多尺布制成。高康大和庞大固埃两代巨人都具有超乎寻常的体魄和力量,公正善良的品德和乐观主义的天性,他们是被希望出现在这个世界里的奇迹,约翰修士正是在高康大的支持下建立了特来美修道院。在这里,男女修士来去自由、交往自由、活动自由,而且“可以光明正大地结婚、可以自由的发财,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