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说语言与诗歌(3)

读小说,写小说 作者:石映照


苏轼的一段话也是很对小说路子的: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其它,虽吾亦不能知也……

《艺概》也有一段: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言鹏“怒而飞”,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极也。又说: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

这都是可借用为小说最好的经验之谈。

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也可引为小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因为有我,什么都是我看到的,我就是全知全能视角,这是现代小说特别忌讳的一点,但是没有我呢?怎么解决虚构中的读者感受?现代主义大师们对此也是意见不一。比如伊夫林?沃就说:“以第一人称写小说是可鄙的。”而塔迪埃《普鲁斯特和小说》却认为普鲁斯特做得极为成功,并大为感叹地说:“这个如此清楚简单的第一人称,来历却堪称复杂和模糊,它并非天赐,而是通过了不懈的斗争,既克服了忏悔录的隐私性又克服了小说的无人格性而获得的。”

别的如能入能出的问题、客观之诗人与主观之诗人的问题,三重境界的问题,都是传统的阅读经验得出来的文论,用来阅读现代小说就已远远不够了。别的还有天才论、自然与人生论、形式主义论、诗的真伪论、文学起源论,甚至再加上钱钟书等人的相关论述,都是可作如是观。也就是说,用他们的经验阅读现代小说几乎没有什么帮助。他们所说的诗学跟小说的诗学基本上相当于狗与热狗的区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