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锋前锋和后卫的历史传承(1)

NBA光荣之路 作者:梁猛


中锋之死 英雄时代的祭奠 姚明的孤独

一千七百三十年前,阮藉信马由缰来到了楚汉相争最激烈的广武山。山上古迹尚存,东城是项羽的屯兵之地,西城是刘备的安营之所,中间相隔一百步,流淌着一条广武涧,面对涧水汨汨,城基废弛,天风浩荡,叶落满山,阮藉徘徊良久,长叹一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没有人确切给出阮籍这句话中英雄的真正所指,历史的漫长和年轮的翻转已经让我们再也倾听不到这位落拓不羁怪人的心语,于是只能猜测,只能追忆,在时间和空间的接近性上我们选择了苏东坡的解释:“伤时无刘项也,竖子指魏晋人耳!”伤时无刘项也,在苏大师眼中,英雄是两个人――两个给历史上能够对抗并留下一段壮丽的鏖战的英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习惯称之为真正的乱世,现出过一批名副其实的铁血中锋,播扬过一种烈烈扬扬的战斗意志,普及过“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胜负逻辑。从此刻起,历史的脚步在此颤抖和慌乱,每个人的双眼都开始因兴奋,窥测,期待而变得炯炯有神,什么叫气贯长虹?什么叫名垂青史?什么叫中流砥柱?什么叫丰功伟绩?曾经的朱瓦琉房,陋巷荒漠一下子阒然无声,所有的地方都模模糊糊的透漏着一个字眼:英雄时代!

在NBA50多年的历史里能称得起“时代”称号的为数不多,但我们不得不承认90年代出现了‘中锋时代”,我们所说的“中锋时代”必须满足数量和质量两个条件。第一,在中锋的位置上至少有两个以上的超级球星,这是数量;第二,他们必须能够形成对抗,而不是一枝独秀,这是质量。所以尽管80年代的“天钩”贾巴尔给湖人建立了近10年的霸主地位,但这个时代称不上“中锋时代”,也许我们能够叫他“贾巴尔时代”1984年,奥拉朱旺以状元秀身份加盟火箭队,翌年,尤因以同样的身份入主纽约尼克期队,1987年大卫 罗宾逊也是状元秀,在军队服役两年后开始为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效力。当奥拉朱旺的迷踪舞步,尤因的后仰中投,大卫 罗宾逊的低位进攻都具有绝对统治力的时候,NBA把我们本来就仰视的目光再次拔高了一筹,我们瞻仰的不仅是高度还是因为那种藐视天下的气魄。

对于九十年代,我暂时先寻找点额外的路径来一步步进入,这个年代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拥有的都只是仰视和崇拜,也许从历史的脚步慢慢进入能稍微平静下慌乱的神态。而这条路径我所能想到的就是另外一个因年代太久远而让我们关注度来不及跟上的中锋时代。

1956-1957赛季和以往的赛季比较看上去并没有太大区别,各个球队在24秒规则和单节犯规次数的限制下在进攻上把比分由整体的60多分向80分提高。人们依旧关注的是上个赛季夺得总冠军,拥有“能干的保罗”的圣路易斯鹰队。不过从今年开始,NBA的历史已经将走向一个让人惊恐的极端,13年11次夺冠,直到N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极端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神话。赛季开始前,凯尔特人主教练奥尔巴赫用两名球员从圣路易斯鹰队换来首轮第二顺位的选秀权,并用这支签摘到来自圣弗朗西斯科大学的传奇中锋比尔 拉赛尔。新秀赛季拉赛尔场均分个篮板,中锋时代的核心之一已经露出了水面。

拉赛尔的受伤成全了佩蒂特的辉煌,圣路易斯鹰队可一点都没有现在的窝囊相,58-59赛季,NBA另外一大巨星埃尔金 贝勒的入主只是先一年开始目睹拉赛尔八连冠的辉煌,我想说的是接下来的赛季,中锋时代终于宣告来临,威尔特 张伯伦――在他入主NBA的新秀赛季他就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年度最佳新秀和常规赛MVP,场均分和个篮板均位居全联盟第一。在那个刚从得分普遍匮乏年代走出来的球星开始发现50分在张伯伦手中是那么轻而易举。1959年11月7日,在波士顿,中锋时代的对决第一次拉开序幕,张伯伦拿下30分28个篮板,拉赛尔拿下22分35个篮板,重要的是拉赛尔赢得了比赛,而这样的场景虽然在两人一生中的94次对决中有57次出现,但这并不妨碍比赛的精彩和伟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