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部长与国家》第四章(3)

部长与国家 作者:何建明


当我再转向千千万万大庆油田里的“采油树”时,我又觉它们有的像康世恩,有的像王进喜,有的像翁文波,有的像张文彬,有的像李人俊、像焦力人、像宋振明……也像杨继良、李德生、翟光明、包世忠……他们像所有我认识和不认识的石油人!

这让我感动不已。“采油树”的名字可以是一首诗,也可以是一部书,更可以是一种象征,一把火炬……可现在还不是我抒情时候,松基三井的试油阶段一切都是在严肃而紧张的科学程序中进行着。

赵振声他们真有办法,第三天就把土法制作的一个大法兰搞成功了:往采油树上一挂,然后进行清水试压--试压压强到72个大气压时,法兰处没有任何渗漏,这说明土法法兰成功了!

井场上一阵欢呼。

第三件事是邱建忠几个地质人员研究的结果,他们认为从下油层组的油气显示和油层情况看,松基井下的油难以自喷、大喷,对它采取提捞法试油不会出现“万丈喷涌扼不住”的局面。因此建议应积极准备提捞手法和相应的措施。

第四件事还是赵振声做的:他从废物中翻腾了半天,找到一根约13米长、4寸直径的管子,然后再请车间工人师傅动手,自制了一个下井捞油的捞筒!这东西看起来很土,但实实在在是第一个与千里之下的石油“亲密接触”者。

剩下最后一件事:做两个大油桶,每个能盛200公升的油桶--余部长说了,如果松基三井出油了,就得知道它能出多少油。

万事齐全,只久东风了--这东风就是下去捞油上来!

“不行,现在不能捞油!只准捞水!”康世恩好厉害喔!他在哈尔滨坐镇指挥,就是不让松基三井的人在固井和试油开始阶段捞油,只许捞水。

为什么?我不懂。只有专家知道:松辽地底下的油是稠油,而油层上面有水层,下面也有水层,先捞油的话可能把油水搅在一起,油都“游”走了!这明白了吗?康世恩是大专家,他身边还有一群更大的专家--苏联专家组在一起研究分析呢!

听他们的没错!这是技术问题,更是科学。

苦了包世忠他们32118队的全体钻工同志们了!可包世忠他们并不感到苦,从玉门到松辽,打了一井又一井,不就是为了看到涌出油来嘛!

捞!捞!把地球的胆水也捞出来!

捞!捞!把地球的每一滴血都挤出来!

“停!停停!”康世恩又发话了。这回是不让捞水了--地球的苦胆水都捞尽了,只有血了、黑色的血了!

9月26日--1959年的9月26日。中国人应该记住这个日子。因为这个日子使每一个新中国的炎黄子孙都获得了光明,获得了温暖,获得了生活的新日子,获得了幸福概念的实际意义,获得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因为这个日子中国的松辽出了石油,“哗啦哗啦”地直往外冒的石油!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1959年9月26日这个日子松辽出了石油才需要人们记住它,而不是1874年春天晚清同治年间钦差大臣沈葆桢在台湾苗栗山挖井出油的那个日子,也不是1907年9月12日在日本人帮助下从延长找出油的那个日子,1939年8月11日玉门老君庙油田第一口油井出油的日子,也不是新中国发现开采的第一个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第一井出油的那个1955年10月29日那个日子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