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潘金莲是中国妇女革命的先驱(1)

爱与性的秘密:徐兆寿性文化随笔 作者:徐兆寿


在上一堂课上,讲到了《金瓶梅》,两个同学关于“西门庆是极品男人”和“西门庆有没有爱情”发生了争议。我想,他们在课后肯定还会争议。果然,一个同学起来说,他们在课后一直在争议,不过,他们争议的不再是西门庆的问题,而是潘金莲。这个同学爆出了一个观点,惹得在场的所有同学都惊叫,他说:

“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重新来看待潘金莲这个女子形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潘金莲是中国妇女争取独立、自由和幸福的先驱。”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他讲了潘金莲的身世:“这潘金莲却是南门外潘裁的女儿,排行六姐。因她自幼生得有些姿色,缠得一双好小脚儿,所以就叫金莲。她父亲死了,做娘的度日不过,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闲常又教她读书写字。她本性机变伶俐,不过十二三,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品竹弹丝,女工针指,知书识字,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致,乔模乔样。到十五岁的时节,王招宣死了,潘妈妈争将出来,三十两银子转卖于张大户家,与玉莲同时进门。大户教她习学弹唱,金莲原自会的,甚是省力。金莲学琵琶,玉莲学筝,这两个同房歇卧。主家婆余氏初时甚是抬举二人,与她金银首饰装束身子。后日不料白玉莲死了,止落下金莲一人,长成一十八岁,出落得脸衬桃花,眉弯新月。张大户每要收她,只碍主家婆厉害,不得到手。一日主家婆邻家赴席不在,大户暗把金莲唤至房中,遂收用了。……大户知道不容,却赌气倒赔了房奁,要寻嫁得一个相应的人家。大户家下人都说武大忠厚,见无妻小,又住着宅内房儿,堪可与他。这大户早晚还要看觑此女,因此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为妻。”

潘金莲从小没了父亲,9岁卖了一次,15岁又卖了一次,18岁被主子“收用”,最后主子坏了心地将她嫁于武大郎。从今天的观念来看,潘金莲与武大郎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虽然都是奴才,但还是相差太大。潘金莲肯定是没有任何幸福可言的,但她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开始寻找自己的幸福。在这个时候,她首先看上的是武松,武松的伦理观念很强,不愿意,于是她看上了西门庆。从那个时代来看,潘金莲是与时代的道德相背离的,当然,那时的道德对妇女来说,简直是地狱。她争取自由与幸福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就会有这样的心。

给潘金莲翻案,历来已有很多人这样做了。魏明伦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另一个同学起来说,我们觉得很矛盾,从一个角度来看,潘金莲是为了争取自由和幸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潘金莲是一个不择手段、毫无道德和人性的女人。她为了获得西门庆的爱,杀死了李瓶儿的儿子。她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异化了的女人。

恰巧,此时,我看到一则消息,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是继安徽当年五一节开张的《金瓶梅》遗址公园后,山东又有两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与《金瓶梅》相关的旅游项目,诸如潘金莲与西门庆相会的旧址、武大郎烧饼铺、武松杀嫂旧址,或血溅鸳鸯楼旧址等等,还伴有“武大捉奸”、“西门初会潘金莲”等娱乐节目,真是闹哄哄的不一而足,都冠以文化旅游之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