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芦絮(7)

红浮萍 作者:李彦


遗憾的是,无论她千般努力、万般认真,也丝毫没有感受到神迹的效验。

雯坦白地告诉了年轻教师。她一面说,一面却暗暗担心,自己的愚钝,会否使脚步距离那个“家庭”的门槛更为遥远。

他像个慈祥的兄长,安慰她不必着急,只要心诚,日久必会体验到神的关怀与温暖。

这样说时,雯感到他的眼神中多了一丝坦然。也许他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些许安慰,纷乱复杂的感情,也因此有所净化。

光阴荏苒,八年抗战终于结束了。春江水暖、莺飞草长的日子里,年轻教师收到了盼望已久的海外来函。他迅速整理行装,负笈前往英格兰一所著名的神学院。

临行之际,他约她一谈。南城门外,汉江畔芳草萋萋,晚风吹拂起漫天飞舞的芦絮。朦胧的月色映照下,一对年轻人硕长的身影,沿着狭窄的江堤小径慢步徜徉。

连绵起伏的芦苇荡,把她的思绪带回到童年的时光。她讲起躲在苇叶下,终于盼来手擎红灯笼四处寻找她们的母亲时,由于激动,手臂上泛起了一层颤栗。她是笑着叙述这段如梦往事的,他却从她的笑声里,听出了压抑不住的凄凉。

他缓缓蹲下身子,用他白皙修长的指尖,小心翼翼地捏起一丝丝沾在她长衫下摆上的雪白的芦絮。深蓝色的长衫洁净了,他把一记记热吻印在了上面。夜色掩盖了她羞红的脸庞。迷离的目光追随着一只惊飞的白鹤,远远地射向神秘的江面。

回校途中,途经鼓楼下一间尚未打烊的杂货铺。昏黄的洋油灯光在风中忽闪着,为五颜六色的梳篦罩上了扑朔迷离的光环。那是街市上新近出现的人称“化学梳子”的塑料制品。这种梳篦的露头,使得几千年来小城人用惯的桃木梳、牛角篦,相形之下黯然失色。

在他殷勤的鼓动下,她挑选了一枚米黄色月牙形的。他付了钱,把梳子放入她掌心。“留着吧,做个纪念。”年轻教师目光温存,声音柔和,唇角依然浮着那层魅人的微笑。“每日清晨,当你用它梳理栗色的秀发时,但愿你,会想起,远在天边的我……”

雯几乎要被这浪漫的情调击倒,惶惶中竟语无伦次起来:“啊!这如何是好,我,没有什么,可送你留念啊……”

盯着少女粉红娇嫩的面颊,那双羊羔般温驯的黑眸子潮湿了。他扶扶架在鼻梁上的白边眼镜,目光闪烁,声音里透出了晦涩:“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宁愿你送我一缕……你额边的秀发……让我带在身旁,走遍天涯海角……”

雯呆住了,呼吸几乎止住。他此时此刻的话,无疑是最为郑重的允诺。她轻轻点头,心房被爱的潮水淹没。

年轻教师朝杂货铺掌柜借来一把剪刀,就着昏黄的油灯光,仔细地铰下她腮旁的一缕柔发。

她咬紧了下唇,然而一颗豆大的泪珠,仍然跌落在颤栗的胸前。耳畔传来他喃喃的低语:“我……会向家里,慢慢做工作的……我一定会的……”

他走后,雯前前后后收到过大约两打信。

第一封,写自出山的长途汽车上。“别了,宁静的江水,古韵的小城,芦花萦绕的人影。十里长亭,离泪不能共洒,恳托山风,带去千万珍重……”

第二封,写在省城的客栈中。“盼你的信,有如失眠的老人,在长夜里等待晨星的出现。抑制不住无尽的思念,雯,雯,我一声声将你呼唤。你可在天边观望着夜的眼?那一眨一眨的星星,是我在为你吟哦诗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