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驼唇文玉币(7)

敦煌遗书 作者:冯玉雷


那天晚上,斯坦因和艾伦爬上后山,燃放了烽火。

完成《克什米尔王记》的编辑工作,意味着他的人生告一段落。接下来,他将在亲朋好友的催促声中同艾伦结婚。朋友们积极筹划着在山顶边举行浪漫的婚礼晚会,要求共同为他们点燃爱情的猎猎烽火。

这个节骨眼上,护照却飘然降临。

难道,克什米尔的第二堆烽火要由自己单独点燃?

斯坦因在痛苦的煎熬中挨过两天两夜。他掏出玉璧和玉币。还是让它们来拿主意吧!

在铺有台布的桌面上抛起,如果图案都是狮子、孔雀,那么,就把新疆探险的机会让给别人,自己留下来结婚。否则,不顾一切,冲向中亚。他闭上眼,玉璧抛起,落下。睁开眼,是狮子和孔雀!斯坦因的心怦怦直跳。他听见玉币发出粗糙的呼吸。他抓起呼吸,抛向空中。呼吸落到桌面上,还是狮子和孔雀。

突然,门被推开,霍恩雷健步走过来,“祝贺你,朋友!”看见玉璧,他习惯性地拿出放大镜,从正背两面看了又看,问:“这是哪里出土的?”

“祖传圣物,传说来源于中亚。但是,时间相隔太久了,没有文字资料。”

“没关系,我相信你能找到可靠资料,关键是,要冲破自我约束。长期以来,欧洲人以为我们的根只是深深地扎在古希腊和基督教,把自己的文化遗产局限于狭隘的圈子里,变成一个孤岛,与其他文明割裂开来,而无视来自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以及遥远东方的一次次冲击。同样地,古希腊和基督教也应该对欧洲之外的文明发生过影响。这不是我们的凭空捏造,而是有实物证据。”

“这个谜团在我的脑海里已经徘徊了二十年。我觉得,所有答案都隐藏在玉璧两面的图案和文字--尤其是蝌蚪样的古怪文字--也就是阿杜尼称作的‘?卢文’中!”

霍恩雷激动地说:“很好,咬住它!坚持不懈地啃下去,就有可能发现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说不定,中亚沙漠里那些业已消逝的文明因你而复活!”

“为了破译它,我除了学习匈牙利母语,还学习德、英、法、希腊、拉丁、波斯、克什米尔、突厥语和梵文,在德国杜宾根大学读书期间,主修印度、波斯和中亚研究,大学毕业后,又研究东方语言和考古学,希望能够找到与?卢文有关的蛛丝马迹。但是,所有努力都是徒劳。显然这种文字已经死亡很长时间了。如果说有收获,那就是在大英博物馆偶然发现了这枚刻着同样古怪文字的钱币。人们无法释读这种文字,叫法不统一,很混乱,有些学者甚至怀疑它是一枚错币。”

“错币?怎么可能是错币?”

“因为这种钱币截至目前只有两枚。还有人认为,这根本就不是钱币,而是贵族孩童游戏的用具,只用于娱乐,不能流通,所以很稀少。”

“那是一些无知学者解决问题的最后办法。如果是错币,那么,玉璧又怎么解释呢?难道玉璧也是玩具?”霍恩雷生气了。

斯坦因低声说:“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

“毫无疑问,玉璧来自东方。这种玉材我见过。从中亚到中国,流传着很多关于玉的神话,据古典文献典籍记载,着名的昆仑山就蕴藏着大量极为名贵的璞玉。”

斯坦因惊讶地望着他。这位着名的东方学家怎么会对虚无缥缈的传说感兴趣?

霍恩雷看穿他的心思,微笑说:“年轻人,作为一名优秀考古学家,首先要相信接触到的材料全部真实可信,然后慢慢深入,去伪存真。否则,就有可能丧失一些极其珍贵的材料。例如,那枚在大英博物馆静静地躺了半个多世纪的‘错币’,多少人都接触过,但都像扔垃圾一样随手放过,就连我这样的人都没福分亲眼目睹,这不是很可笑吗?如果几十年前有人给我看这件宝贝,那么,我的学术道路也许会改变。现在,要由你揭开它的谜底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