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十一页桦皮书(5)

敦煌遗书 作者:冯玉雷


第七页:大夏说

天界住着两位美丽女神,姐姐叫女娲,妹妹叫西王母。她们职责是管理神圣文字。有一年,各路神仙会集敦煌月牙泉喝酒、唱歌。女娲和西王母喝醉,文字被仓颉偷到人间。天帝震怒,发配下凡,命她们管理人间纷乱繁杂的事务。两位女神约定,谁先找到最大的玉山,雕凿出高达一万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开着四百四十个门的九重城,谁就为王。她们要求,城西边有珠玉树、璇树、不死树;东边有沙棠琅王树;南边有赤色玉树;北面有碧树和瑶树。另外,还要有不死水从城外流过,不死风从城上吹过。女娲向东,找到黄土高原;西王母向西,找到帕米尔高原。女娲与大英雄伏羲一见钟情,跟随他建功、立业、造人、补天。西王母找到一座高耸入云的昆仑玉山,精心雕刻成九重城。女娲造的人渴望长生不老,风尘仆仆,来玉城喝不死水,吸不死风,还渴望吃到沸腾的玉膏成仙。后来,周穆王乘坐八匹马拉的车子驰往昆仑,西王母离开玉城,在敦煌三危山与鸣沙山之间草原设宴款待。周穆王毕恭毕敬,手执白圭和玄璧,献上彩色丝带;西王母赠他一只精美羊脂玉枕、一只碧绿玉笛和无数夜光杯。双方对歌对答,情意绵绵,诱发天界神雨,三月不止。周穆王拿起玉笛,吹奏凄凉伤感的乐曲,将雨止住。西王母乘着云雾回到昆仑山。周穆王惆怅彷徨,下令将美事刻写在玉枕上,纪念相会。生活在昆仑山中的九位玉工应聘接活。此举招来非议--人们把玉工看成是通灵的神人,他们知道怎样从冰雪覆盖的大山里寻找玉料,也懂得如何把美玉加工成各种式样的器件--可是,九玉工为人间帝王歌功颂德,为其他人不齿。所以,完成任务后,九玉工被拒之关外。九玉工被迫改行游牧,自称月氏,占有玉枕,将羊脂玉璧作为王权象征,推举雕刻技艺优秀者为王。月氏在敦煌与祁连山之间迅速发展。后来,在与匈奴人争夺战中失利,玉枕被匈奴王冒顿抢去。月氏王预感到灾难即将降临,分部落人为两部,同时,切割白璧,部分人带有狮背上展翅开屏孔雀图案的半璧进入祁连山;另一部分带有大象及其背部山和月图案的半璧向西游牧。大象部落西迁到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征服大夏王国。为取悦大夏人,大象部落受神指引,创造驼唇文,并且,在神圣玉璧边缘刻驼唇文字。部落迅速扩张,先后征服喀布尔河流域、克什米尔、印度河流域以至恒河中游地区,建立以犍陀罗为中心的贵霜王朝。后来,王朝衰落,大象部落人向东进入新疆塔里木盆地,在于阗同沿着祁连山向西而来的孔雀部落相逢,两半玉璧重新合二为一,传承在大夏、八荒家族。不久前,因为新疆动乱,玉璧再次分开,哥哥大夏携带孔雀图案向西到克什米尔地区,弟弟八荒带着大象图案向东去敦煌。

第八页:戈特说

虽然,我被拉孜刺杀,与沙漠古城一样失去性命;但与目前或以后的人们一起凝望历史上数次移民大潮时,我,仍然有话语权!不知从克什米尔向新疆沙漠绿洲的移民潮始于何时,唯一可以肯定,每次移民都会在新疆地区留下痕迹。例如文字。例如我从瓦尔特手里购买的这部古桦树皮书。新疆地区没有红桦树,它来自印度。用桦树皮作为书写材料的时代很久远,陌生文字也很古老,它为难生者,对死者则公开所有信息。现在,我有资格分享。原版文书产生时代比手抄本早几百年。当时,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每天请一位僧人到王宫讲解佛经,每人讲的都不同。于是,他召集天下高僧大德展开讨论,并将辩论结果修订成书。为确保经书纯洁,他舍弃?卢文而使用印度婆罗米文。人们纷纷传抄。一批手抄本随着移民大潮到新疆。如果拉孜不以暴力形式中断新疆南部地区师爷联席会议,也许,文书秘密在我活着时就会揭晓。可是,关键时刻,我被钢刀砍断头颅,使命就此终结,再无人知道我之来龙去脉。而神秘文书被拉孜携往库车。他原以为文书价值连城,可是,愿意收购的古董商出的最高价只相当于半匹骆驼。他大失所望,污蔑、咒骂、诽谤,他甚至用皮鞭抽打从我脚上抢去的皮鞋,发泄愤懑。骆驼、沙漠中的土房子、铜锅、冰块、羊毛绳沐浴一切。他只好把神秘文书寄放古董摊,等待买主。他受雇当地寻宝人进入沙漠剥取古寺庙佛像上的金箔。英国少校鲍尔到库车没有找到拉孜,因为他隐藏在假名中。鲍尔购买神秘文书后立即返回印度。经过国际梵学界权威人士霍恩雷、布勒等专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鉴定,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用印度婆罗米字母写的梵文经书,时间大约在公元5世纪。后来,这份文书被称为“鲍尔文书”而非“戈特文书”。我不争名夺利,因为,有类似遭遇的人多如繁星,总数大概多于沙子。在欧洲,只有少数人谈论过我的死亡,“鲍尔文书”却引起极大轰动。鲍尔因为文书获得别墅和稳定养老金,而我则失去生命,中断裸奔历史。文书使喀什古物交易市场空前活跃。特别是英国代表马继业和俄国领事彼得罗夫斯基的介入,把古物交易变成炒作,越来越多的人(包括辞职下海的狱吏)改行,加入到寻宝行列。沙洲商驼业务格外繁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