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预备警官三(1)

预备警官 作者:武和平


警院院长高山行正在三楼会议室的窗前踱步,此时,他的面色就像外边暮色四合的天气一样阴沉,他的身后,坐着院党委的成员和几个主要部室的主任们,一个个显得表情凝重。

省警院傍山而建,校园开阔宽敞,笔直的道路把学校劈成两半,一侧是被绿树掩映的青灰色的教学楼和米黄色的学生宿舍;另一侧新征用的土地上,大型的战训场地和现代化图书馆正在兴建,呈现出一派创业发展的景象。

这儿原是由一座简易的工读学校改扩建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根据国家在五十万人口城市建一所警校的要求,高山行奉调从刑警支队到此筹办警院。当初,正像老局长、现任主管警院的公安厅副厅长刘毅的解释:犯罪生产警察,病菌多了就得增加白血球,你高山行是北大的高材生,又懂刑侦法医,你头拱地也要把这警院给我抽起来。这一晃就是十几年过去了,由于全校教职工励精图治,学校很快由郑阳市的中专警校擢升为大专警察学院。正在高山行雄心勃勃要抡起膀子大干时,政策却发生了变化:省里的几所警校要整合资源,只选定一所基础最好的成为省警察学院。这下子可慌了高山行,他拉着刘毅副厅长游说于省委省政府的头头脑脑之间,恨不能踢破了省教育厅的门槛。一时间,省政府的要害部门几乎成了他的上班单位,省府大院上下很少有人不认识这位常客。天道酬勤,学校终于赢得了和省政法学校一争高下的机会,但条件是:要经过严格的评估考核,才能最终确定花落谁家。

古人云:置于死地而后生。高山行率众立下了“负重加压,滚石上山”的誓言,奋力拼搏了近一年,凭着和省建行副行长陈恒的关系,他贷到了一亿多元巨款,忙着建造战训场地和图书馆,接着又修缮校舍,装修实验室。在刘毅的支持下,为增加师资力量,除从名牌高校调入教师外,还从一线选调精英充任业务教官,金锐等人就是这个时候被他揽入帐下的。近日,公安部和省教育厅的要员们要在刘毅陪同下前来考察论证,全校上下正在为此忙得不亦乐乎。就在这节骨眼儿上,偏偏出了这档子飞来横祸,怎能不让高山行心焦如焚呢。

一阵摩托声响,打断了高山行的沉思。校门口进来了金锐,这小子并没有直接上楼,而是停了车,围着花坛和旗杆在转悠。不一刻,他注意到,一个女教师匆匆走上去和金锐耳语。他猛然扫了一眼会议室,发现宋尔瑞的椅子是空的,高山行脑门子的火腾地上来了。

待金锐走进会议室的时候,高山行终于找到了发泄的对象。

“我的金副主任,你特训班的学生呢?如今都身在何方啊?”

“高校长,六个学生一个不少,正在派出所接受询问,好在双方都有伤,马平原说这事不难解决。”金锐显得一脸轻松,还隐隐透出几分得意。

“金锐,你还不真正懂得啥叫瞒天过海,我来纠正你。”高山行从镜框顶上盯着他,警院的人都知道,高山行只有在对谁不满时才用这种眼神,“要知道,法医鉴定是最科学的,诉讼法条款也是明确的,轻伤害要调解也是要征得被害方同意的,小聪明是耍不过去的。”

高山行有个习惯,急起来说话爱用排比,句末总有一个“的”字做强调。就在他话未落音之际,桌边的电话铃声大作,校办主任接过电话,捂住了话筒小声告诉高校长,是报社群工部主任打来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