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预备警官六(6)

预备警官 作者:武和平


金锐这种不甘寂寞的锐气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奉学校之命他来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参加进修培训。这里是全国公安院校的最高学府,不仅人才济济,而且各类信息知识扑面而来,常有国内外知名警学专家举办讲座,对此金锐真可谓如鱼得水,优哉游哉。有一天,有位银发碧眼的老爷子上台授课,一下子吸引了他的注意。这位洋专家没有长篇大论讲什么经典理论,上去就讲失败案例。他打开了投影,用一根金属教鞭指点,讲述了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期间发生的人质劫持案,这就是反恐史上著名的“黑九月案件”,当时面对恐怖分子的袭击,由于警方处置严重失误,营救行动以惨败而告终,十一名以色列运动员死于非命。

“惨祸发生,世界震惊,也是德国警察的奇耻大辱,而指挥这次营救行动的就是当时德国边境九大队警务队长罗伯特 奥尔特曼。”说到这里,这位洋教官沉默了,足有三分钟,他缓缓抬起头,神色凝重地说,“这个人就是我。”

说毕,他向中国警察同仁敬了礼,混浊的眼眶里涌出了泪水。

金锐深为他的坦率和职业精神而感动,同时他也了解到,正是由于这次指挥失误,罗伯特转任黑森州警校院长,将后半生的精力全部用在警察实战培训上。因而也成为现代警务实战学的创始人。近乎共同的命运和遭遇,使金锐有一种迫切要接近这位老者的冲动,就在对方即将离开课堂的时候,金锐礼貌地拦住了对方。

他说:“尊敬的罗伯特先生,您的授课令我们受益匪浅,可您的理论还有漏洞,在中国行不通。”

“噢?”罗布特露出了很惊讶的神色,停下了脚步,可那根教鞭还在腋下夹着。

金锐说,据我所知,慕尼黑奥运会劫持运动员案警方有三个失误:一是事前情报研判失误,当时奥组委聘请警方的心理学家乔治 西伯尔,他曾预测出二十六种恐怖袭击的可能,其中第二十一种与这次袭击惊人的相似,但却没有引起警方足够的警惕;二是事中指挥混乱,你的特种突击队员平日练的是花拳绣腿,一上阵就露了马脚,狙击手成了自己人的靶子,成了一群绵羊队伍;三是事后公共危急事件处置预案缺失,面对国际舆论和媒体的狂轰滥炸,政府采取缄口术,使德国警方成了众矢之的,执法权威扫地。

老爷子耸肩,侧耳细听,把教鞭放在了桌子上。此时,旁边已聚集了一大帮学员。

金锐侃侃而谈,“罗伯特先生,遗憾的是您只孤立地讲了事中的实战,却缺乏事前的情报和事后危急事件的善后处理,用我们中国话讲,案前、案中、案后的分析和处置是紧密联系的,即使今天我认为它还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所以,我个人认为,您的观点有可能在中国行不通。”

“金先生,”罗伯特开始对眼前这位中国警察刮目相看了,“你凭什么依据说我的理论在中国行不通?”

金锐说,中国对付犯罪最强大的武器就是依靠民众,这就是有名的“东方经验”,是我们的专利,你们学不到。

洋教授仔细端详了一番这个不好对付的学生,最后重重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明天的讲座,你来讲,我做你的听众。

就这样,罗伯特 奥尔特曼次日的《中国临战学》讲座改唱了垫场戏,他说,你们中间有一位出类拔萃者,按他的才能,可以当柏林警察局长,他是你们中国警察的骄傲。

众目睽睽之下,金锐走上讲台,台下顿起一阵骚动,因为下边既有公安部的官员,也有各地一线的公安精英。但此时战友用鲜血生命凝成的教训,多年来摸爬滚打的感悟全都涌上了心头。这时金锐的眼中已全然没有了罗伯特、领导和同学……用周赤波的话说已经进入了讲课的最佳状态,一出口便言之凿凿,掷地作金石声。

“1983年‘二王’案件堪称是中国刑事犯罪侦查史的分水岭,从这天起,中国拉开了开放流动社会的序幕,黑白世界的较量由静态转入了动态,由冷兵器变成了热兵器,由常规犯罪升级成为突发性的小型战争,由传统安全转入了非传统安全。在几乎每天都出现的遭遇战中,每小时都有一个警察负伤,每一天都有一个警察牺牲,对此,我要泣血呐喊,警察不应当只具备匹夫之勇,而是有高超临战素质的队伍;我们要的是一流的警察,而不是倒在地上的烈士……”

台下一片静寂。

罗伯特带头鼓起了掌,接着全体起立,掌声如潮,经久不息。就在之后的短短几天,这位异国他乡的老警察就和金锐结成了忘年交。临别那天,两人在罗伯特的寓所推杯换盏喝得酩酊大醉。分手之际浊泪纵横的老爷子把自己心爱的教鞭赠给了金锐做礼物,还有一副德国第九边防大队的臂章。

夜浓如墨,万籁俱寂,无星的天空又像是巨大的黑色绒被,把所有的参训学生都卷入了甜美的睡梦之中。金锐揉碎了嘴角叼的香烟,立起身,猛吸了一大口凉气,一个念头像火星儿一样在他脑子里萌生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