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湖寻诗

知味:北京晚报知味年度文章精选 作者:张逸良 著


  闫政

  《老年文摘报》编辑。

  黄河的最北岸是河套平原,是我长大的地方。前些日子回家探望父母,本想一路“好山好水看不足”地唱回故乡,却在公路两侧看到一些断壁颓垣的院子和坚守院中的梨、桃等果树。忽然间,有种酸楚涌上心头,我的家,我的村庄是不是正在消逝?

  《射雕英雄传》一书开篇,有个说书人唱了一首诗:“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仿佛就是眼前的景象。

  《射雕英雄传》是我读过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学毕业那年暑假,农村课外读物匮乏,我和同学在他家凉房翻出这本书时,它书角卷边、纸张泛黄、散发着潮气,脏到“本来面目君知否”。


  没有暑假作业,闲着也是闲着,那就将就着读吧。读是偷偷摸摸的,在大人眼中,这是能让孩子沉迷变坏、不好好学习的“闲书”。就像如今的家长,怕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一样。果然,我读得入迷了。当时,电视热播《射雕英雄传》,大人孩子们都喜欢讨论剧情,能在一旁“剧透”,那叫一个美。何况书上内容何止精彩万倍!

  我们村的孩子王,全村追剧的当口,也赶时髦“册封”手下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西毒不高兴,当场愤然退出。孩子王又和其他三人模仿香港明星,组成“四大天王”。四个人游手好闲,喜欢在村里闲逛。我想起黄蓉挖苦“渔樵耕读”的对联:“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赶紧查字典,认清四小鬼“姓名”,晚上悄悄写到了村里的“闲话中心”。第二天,四人刚一出现,四小鬼就成了他们的绰号。字是谁写的,似乎无人在意,大家只对前四字怎么念感兴趣。也许因为“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我实在憋不住,一阵炫耀后,四小鬼撸起袖子怒目而视……童年趣事还在眼前过电影,车子不知不觉进了村。村中格局早已不复当年模样。我家屋后的林子还在,树与林也更大了,这是“寻诗林”,是我少年时躲进去,在射雕江湖中寻诗的地方。


  《射雕英雄传》中引用了很多古诗词,挖苦过四小鬼后,我的入迷变成了抄诗词。那本书是盗版,错字极多,读书、抄诗的时候,不得不查字典一一改正。或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今日从事文字工作,那时大概已注定,并打下基础。寻诗,也成为一直坚持的爱好。曾寻到唐代张敬忠的《边词》,诗中有许久未见的家乡景色:“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垂杨就是垂柳,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为了鼓励两岸百姓种树,带头栽下一颗垂柳,隋炀帝姓杨,百姓便叫这棵树杨柳。由此,杨、柳皆可指柳树。诗中用垂杨,是为了平仄协调。


  河套平原地处塞北,时值五月,柳树“叶小未成荫”。漫步寻诗林,思绪飞回二十多年前。一个少年在草地上铺个化肥袋,趴在上面,捧着本破书。读到“霜凋荷叶,独脚鬼戴逍遥巾”,他呵呵笑了,这个比喻真有意思。读到“纵使青春留得住”,他想起开学后的初中需要寄宿,有些期待,有些不安……寂静的午后,几只麻雀飞上柳梢头,叽叽喳喳胡乱叫着,他想,如果是黄莺,是不是可以说“莺声撩乱一场空”?蒲公英花开,蝴蝶翩翩而来,他想,这就是“粉蝶儿只解寻花觅柳”吧?这时,老村长的大喇叭响了,通知村民们到乡里缴税,他想,这肯定是“白首为功名”!少年决定,以后看书坚持寻诗,还要寻找书中最美丽的句子。今天想来,当时的想法暗含着“知其雄兮守其雌,知其白兮守其黑”的道理。大人们不是说那书坏吗,我偏偏要读出好来。


  因为寻诗,爱上读书,离开家乡,我又在书中寻找乡愁。读过北大教授李零的《七十年代———我心中的碎片》:当年,他在离我家不远处的村庄插队,曾与同学驾着牛车路过我家和寻诗林去两狼山下“竟夕谈”。重读此文,我仿佛坐到了李零先生的车上,挥着长鞭,一路游览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当看到父母依然在住的老屋,那么低小苍老,诗句“使行人到此……有泪如倾”涌上心头。可我不是行人,我怕故乡消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