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问医保创新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转变100问 作者:中国人民广播经济之声编


2010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富”的光辉之下,“民强”这个话题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以职工医保、城居医保与新农合为框架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从整体来看,这几项制度之间相互割裂,因人设保、户籍限制、多头管理等问题凸显,导致了“医疗保险几张皮、两重天”现象的存在。

社会保障不再是简单解决温饱的问题,已经成为执政之基和稳定、发展的基点。如何缩小城乡与城镇居民之间的医疗保障差异、创新医保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得不直接面对的重要课题。

● 深入采访

医生:你好,你挂什么科?

患者:五官科……

记者:这里是广东省湛江市的农垦中心医院。一大清早,拿着湛江市城乡居民医保卡的周阿姨,交过了需要自己付费的2 000元后,老伴儿一个多月的住院费就算办完了。其余的4 000多元医保部分,早已经由社保局、保险公司和医院结清。

周阿姨:没有以前那么麻烦了。这个部门也找,那个部门也找。找的这个人又不上班,那个人又不上班。加上你身体又不好,对不对?

记者:现在出院,只要拿着你的单据跟医院结算就行了?

周阿姨:对对对,方便多了,现在很简单。

记者:湛江市的医改显然是比较成功的。医改的难点在于城乡二元两张皮,而湛江市恰恰突破了以往参保人群分别是城市、乡村的二元身份,把城镇居民医保与乡村的新农合捆在一起,并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建立起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的全新医保模式。中国人保健康湛江市公司总经理叶立坚介绍说,“湛江模式”的创新在于“政府不用多出一分钱,百姓不用多交一分钱”,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金额却能大幅提高。叶立坚:湛江的城乡一体化,主要是将原来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两套制度,合并为一套制度。然后将个人缴费的一部分划给保险公司,进行合作。住院医疗费用在20 000元以下的,由统筹基金来支付。20 000~80 000元,或者是100 000元之间的,由商业保险公司支付。

记者:短短一年,湛江全市700万人口中有近600万人参保,覆盖面超过80%。广东农垦医院副院长李太东告诉记者:

李太东: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一了指标和赔付比例。城乡居民有医疗保险了,他们就敢看病了,看得起病了。对于医院来说,就诊病号增加了,2009年我们增加了26%。湛江市医保新模式,实现了政府成本的节约、百姓报销比例的提高,实现了医院门诊住院数量的增加、保险公司配套业务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四方共赢,是发展方式的创新和转变。

但就全国来说,要解决这一民生难题,体制层面的障碍依然不小。

目前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之间还缺乏顺畅衔接的机制,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相对缓慢,不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 权威声音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认为,创新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难点在于,要实现城市居民医保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轨,存在着多头管理、权责不清、城乡二元制度难于整合的刚性制约。顾昕:现在城乡一体化的障碍就是谁管这件事。卫生部说所有医保,甭管城里人、农村人,都该归我管。那当然人保部也倒过来说理,各有各的理由。就是管理者的权限交给谁?两边一直在扯来扯去。为了满足老百姓对医保公平的诉求,除了摒弃部门利益,打破城乡医疗保障体制的二元分割之外,还应当引入商业保险机制与新医保结成战略共同体。

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负责筹资,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社会医疗保障服务,提高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尹蔚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通过实行门诊统筹,扩大群众的受益面,稳步提高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报销水平和最高支付限额。陈竺,卫生部部长。陈竺:医改带给人民群众很大的实惠。下一步必然要推向更大的范围,我相信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农合和其他的医保的出资水平都会不断提高。我们希望这种提高的出资水平,最后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效益。李玉泉,中国人保健康险公司总裁。李玉泉:“湛江模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借助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产品精算、风险管控、理赔服务和服务网络等专业优势,实现了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互动,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蔡召引,广东省湛江市社保局副局长。蔡召引:湛江市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财政经费不足,人员编制紧张,都能够引入商业保险来创新管理体制。那么在其他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加有能力来实施城乡医疗保险。我个人认为推广起来,最重要的在于当地政府的观念和决心。朱俊生,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朱俊生:转变发展方式很重要的一点:把那种投资驱动型经济方式转变成内需驱动型经济方式。内需驱动型经济方式的一个根本前提是:老百姓对于未来的发展应该有稳定的、安全的预期。那他如何有这种稳定的、安全的预期?很大一块儿就是健康保障制度,就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如果我们的医疗保障水平更高一点,制度的运行效率更好一点,老百姓在遇到疾病的时候,对疾病的恐惧就会更少一点,这样老百姓对于未来的安全感、稳定感肯定会更强,这无疑会刺激我们的内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