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奇遇记》里有这样一段对白:“怎么知道我在说谎?”
“我亲爱的孩子,谎话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它们只有两种,一种是短腿的,一种是长鼻子的。你说的谎就是长鼻子的。”“撒谎会长鼻子”虽然是个趣味的说法,但撒谎确实会引发鼻子部位的血液流量增大,导致鼻子膨胀而产生刺痒的感觉。所以,人在撒谎时触摸鼻子也是常见的肢体动作。童话故事里,匹诺曹说谎时会长鼻子;而现实中,人们说谎时会摸鼻子!
皮诺基奥效应
美国芝加哥的嗅觉与味觉治疗与研究基金会的科学家们发现,当人们撒谎的时候,一种名为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就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引起鼻腔内部的细胞肿胀。科学家还通过可以显示身体内部血液流量的特殊成像仪器,揭示出血压也会因为撒谎而上升。
这项技术显示人们的鼻子在撒谎过程中会因为血液流量上升而增大,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皮诺基奥效应”。血压上升导致鼻子膨胀,从而引发鼻腔的神经末梢传递出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只能频繁地用手摩擦鼻子以舒缓发痒的症状。
触摸鼻子的手势一般是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几下,有时甚至只是略微轻触,几乎令人难以察觉。女人在做这个手势时比男人的动作幅度更小,或许是为了避免弄花脸上的妆容。
有时不必拆穿
美国的神经学者阿兰·赫希和精神病学者查尔斯·沃尔夫深入研究了比尔·克林顿就莫妮卡·莱温斯基新闻事件向陪审团陈述的证词,他们发现克林顿说真话时很少触摸自己的鼻子。但是,只要克林顿一撒谎,他的眉头就会在谎言出口之前不经意地微微一皱,而且每四分钟触摸一次鼻子,在陈述证词期间触摸鼻子的总数达到26次之多。
这是一个妻子看完美剧《别对我撒谎》后的描述:从看了这部美剧以后,我就开始用里边教的各种方法来分析老公跟我说话时的语气、动作、表情,以此来探求他是不是在对我撒谎。
上周五,他打电话给我说要加班,但是说话时犹犹豫豫的,我知道他在撒谎。如果说话时迟疑、重复,没有办法很好地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可能是在说谎。
可是,我装作不知道,我看看他有什么可隐瞒的。于是,我来到他的公司楼下等着他,他下班后,我就偷偷跟踪他。我发现原来他只是跟他的好朋友们聚会,之所以瞒着我,大概是因为我曾经说他们是“狐朋狗友”。晚上他回到家,我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拉过他的手问他:“今天是不是很辛苦?工作完成了吗?”他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说:“我努力工作都是为了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辛苦。”
男人摸鼻子,通常是在说谎。对于老公的谎言,我一笑置之并没有戳破。在生活中,如果我们碰到的是无伤大雅的小谎言,最好不要介意,能检讨一下他为何要对自己说谎,让自己也更完善。不过若是在原则性问题上撒谎,你就要判断是否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了。
是感冒还是在说谎?
摸鼻子是经常发生的一个小动作。鉴定他人是否在说谎时,还需结合其他说谎迹象来进行解读,有时候对方做出这个动作只是因为花粉过敏、感冒,或者是被眼镜压迫而感到不舒服。
而且,虽然撒谎的确是引发触摸鼻子这一手势的原因。但同样,当一个人处在不安、焦虑或者愤怒的情绪之中时,他的鼻腔血管也会膨胀,也会出现触摸鼻子的情况。
所以,这是一个有用的鉴定对方是否在说?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一个完全判定的手段。借助这个手段时,要记住这样一个规则:单纯的鼻子发痒往往只会引发人们反复摩擦鼻子这个单一的手势,而和人们整个对话的内容、频率和节奏没有任何关联;但如果这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你就必须对他的谈话内容加以警惕了。
当人们撒谎的时候,一种名为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就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引起鼻腔内部的细胞肿胀。因此,说谎的人往往非常喜欢触摸自己的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