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与合作(4)

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和方向 作者:徐洪才


中方将允许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基于同中资银行相同的待遇,为其客户或自身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债券。尽管中国对外资银行实行短期外债余额指标管理,但将在特殊情况下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临时性通过海外关联机构担保或贷款方式增加其流动性。

美国重申欢迎外来投资,包括对其金融部门和通过中国外汇储备和主权财富基金所做的以商业为导向的投资,并重申:对经合组织(OECD)确定的接收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开放和非歧视性原则的承诺;对中资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所有申请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这些标准也适用于在同等条件下的美国或其他外国的金融机构;快速审批中资金融机构的申请;确保在美外国投资委员会在审查过程中一致、公平地对待所有外国投资,不论其来源地。

中美双方对工行在美开设分行的申请最近获批准、中国的兴业银行宣布采纳赤道原则?、两国有关监管部门就跨境审计监管进行讨论并持续开展合作等表示欢迎。双方同意扩大在农业保险风险管理实践方面合作、就缴费确定型年金计划税收优惠待遇开展技术合作。

另外,中美双方在能源与环境合作、贸易和投资、食品和产品安全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和合作。

3.中国应避免陷入“庞氏骗局”

截至2008年底,中国拥有美国国债近7000亿美元。据美国国会预算局公布,美国2009年的财政赤字将增加1倍多,至少达到1?18万亿美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高点。这一数字不包括当选总统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的费用,该计划至少会使今后两年的预算总额增加7500亿美元。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中国的钱。

美国这种不断地“发新债、还旧债”的做法,看上去确实像是一个“庞式骗局”?。信用评级机构没有降低美国的信用等级,是因为深信美国总会偿还债务,总会有新钱流入,这就是传销的动力。国债持有者不会像麦道夫?的投资者那样失去一切,但是,如果出现投资者大规模地抛售美国国债,中国就会遭受损失。目前美国已是债台高筑,迟早会有赖账不还的一天。对于中国来说,抛售美国国债会引发美元挤兑,不仅损害美国金融市场稳定,中国也难以顺利脱身。中国为了避免陷入“庞式骗局”,必须深谋远虑,及时调整战略方向。

2008年12月29日,美国联邦法院裁决,纳斯达克市场前主席伯纳德 麦道夫必须在31日晚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披露所有投资、贷款、授信额度、企业持股、证券账户等相关资产信息。现年70岁的麦道夫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编织了金额高达500亿美元的“庞氏骗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