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将计就计,不要害怕人民币升值(2)

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和方向 作者:徐洪才


第二,我国不应过于倚重调整汇率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我国贸易顺差本质上是由于自身为“世界工厂”地位所决定的。我国吸引了大量外资,但是大部分为来料加工、三来一补形式,一般贸易也要进口很多设备、材料和技术,然后加工出口,这种“两头在外”的经济模式,必然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同时造成国内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

第三,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人民币汇率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状况。这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驱动型经济转变,进而支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如果我们在制定政策中刻意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那么人民币升值压力就必然隐性地表现为外汇储备增加,中央银行是不能同时兼顾稳定汇率和控制外汇储备数量这两个指标的。

第四,坚持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同时加快资源要素价格的改革。由于我国要素部门的市场化改革滞后,生产要素价格,包括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劳动力价格低廉,人为降低了经济的生产成本,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短期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单方面地采取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内外经济失衡问题。因此,加快要素价格改革,让我国出口商品具有真实成本,这既有利于人民币汇率更准确地接近真实均衡水平,也减少了人民币升值中可能出现的大幅波动。

2.人民币稳步升值将利大于弊

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概括起来无非是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会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若要维持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利润空间。实际上,我国出口产品大多数属于居民日常用品,对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发达国家居民来说,需求的价格弹性较低,产品涨价不会对销售额产生大的影响,只可能影响到销售量。实际上,如果产品价格能够卖贵一些,而销售收入并不因此下降,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在人民币升值后,会使外商投资成本上升,可能会引起投资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笔者认为,多年来我国通过提供各种超国民待遇以吸引外资的政策,并不是什么好政策。其实,我们早已不需要过多的外资了,中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在这种“大进大出”、“出大于进”的政策背后,反映的不过是中国资本运营能力整体低下的现实?。当然,本币升值虽然可能增加外资成本,但在人民币保持稳定的慢速升值预期的情况下,也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入,两种影响很可能相互抵消。

第三,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大量国际热钱就会乘虚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币汇率。其实,控制热钱流动有很多办法。只要政策处理得当,我们完全能够做到“关门打狗”,充分利用热钱搞活和做大国内资本市场。不过,这对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确实是一个智力上的考验。

第四,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人民币升值导致外汇储备账面损失,但这一损失不是升值造成的,更与升值快与慢无关。而是人民币的价值,即购买力,与价格,即汇率,两者脱节造成的,人民币购买力与汇率不符,这损失已实际存在,不是账本不反映就不存在的,就如我们通货膨胀了,但是账面没有损失,当我们重新估价后出现损失,肯定不是重新估价的错误。这个问题,需要从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入手解决,具体在后面详细论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