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是飞来横祸还是自食其果(4)

谁来拯救美国 作者:肖金泉


经常看新闻报道的人会注意到,有关次贷危机的新闻经常会提到“担保债务凭证”(CDO)等衍生产品。金融衍生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次级贷款的风险,但它自身也存在结构性缺陷,最关键的是当基础资产面临信用风险时,将产生链条式反应。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出现了严重缺陷,使得其评级结果大大偏离了贷款人的实际信用状况。那么当房价、利率等决定房屋贷款的因素发生变动时,信用风险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并且会直接导致各类产品交易市场的连锁反应。

国际金融风暴袭来〖*8/5〗(一)国际金融风暴真的来临当2007年4月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时,一些市场分析家已经担心新世纪金融的破产可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危及整个美国房贷市场乃至美国经济。不过,更多的评论和舆论则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他们认为向新世纪金融提供融资支持的华尔街公司受到的损失有限,而且华尔街的贷款有新世纪金融贷款和其他资产作保证。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美国房地产市场和经济陷入低迷,美联储会及时动用降息手段以确保增长,不会发生席卷美国的金融风暴。可是,由于以次级债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信用评级急剧下降,以次级债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严重缩水,欧美大型金融机构出现巨额损失,并且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引发全面性的流动性紧缺和信贷紧缩。最终,风暴还是来了,而且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场来势汹汹的金融风暴。

2007年7月,大批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

从2007年底至2008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市场流动性压力骤增,各国联手干预;

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美联储紧急注资,并大幅降息75个基点;

2008年7月,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其股价被“腰斩”,同时美国股市剧烈震荡,标准普尔、纳斯达克和道琼斯三大股指已全面跌入“熊市”;

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和联邦住房金融局局长詹姆斯?洛克哈特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美国政府接管陷入困境的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

2008年9月15日,曾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向法庭提交破产保护申请,以资产衡量,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一宗破产案。

2008年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已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陷于破产边缘的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美国政府届时将持有该集团近80%股份,正式接管这家全球最大的保险巨头。

……

如果这一切只是停留在美国范围内,我们绝不会称这次危机是一场国际金融风暴。近几个月来,各国首脑们从来没有如此头疼过,也从来没有如此团结过,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这场国际金融风暴中独善其身。面对美国的“黑色九月”,欧洲各国纷纷打响欧洲金融“保卫战”,出台大规模救市举措。

德国政府将拿出最多5 000亿欧元用于救市,其中4 000亿欧元用来为银行同业拆借提供担保;1 000亿欧元用于政府注资金融机构,这其中又有最多800亿欧元用于直接注资银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