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是飞来横祸还是自食其果(8)

谁来拯救美国 作者:肖金泉


华尔街在财务上过于激进,这也直接导致了困境的生成。在无限放大的利益面前,华尔街日益变得疯狂。在对CDO的追逐中,华尔街逐步提高资产权益比率,与此相对应的是,各家投行的杠杆率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大。2003年底,美林的资产是其所有者权益的17?9倍,而到了2007年中期,美林的资产达到了其所有者权益的27?8倍。受危机影响最深的雷曼兄弟,同期杠杆率甚至高达31.7倍。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也令公司领导者丧失了理智,雷曼兄弟便是华尔街的一个缩影。

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它的确拥有活跃交易,分散风险的功能,但如果不加监管控制的滥用,它凭借杠杆效应掀起金融波澜的能力便会显现。一旦危机爆发,金融衍生品的这种杠杆效应以及风险的分散性,必将极大地扩张危机的广度和深度。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华尔街投行在金融衍生品上太过贪婪,他们虽然认识到了次贷市场上的风险,但是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致使华尔街普遍蔓延着一种侥幸心理,这也是导致华尔街众多金融巨头折戟沉沙的原因之一。

5.监管机构的失职与政策的失误

在大萧条以前,美国住宅金融市场主要是在市场内部自行运转,没有政府的介入和引导。大萧条时期,作为“新政”的一部分,美国联邦政府大力介入了住宅金融体系的构建,引导消费者购买房产,刺激消费和经济。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制度原因就在于对金融监管存在缺陷,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对次贷及各类衍生产品的发行规模和数量没有控制,监管力度的松懈以及对市场潜在金融风险的忽视,都是监管不力的表现。放松监管一向是格林斯潘所推崇的管理之道,也正是他担任美联储主席的这段时间里,美国央行降低了抵押贷款的标准,导致相当一部分信用或生存状况不佳的贷款人以低廉的成本通过贷款购买房屋;美国监管机构对市场评级机构监管不严,也导致了评级机构在对次贷相关产品评级时的主观性,在大范围调低次贷相关产品的评级时,极大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加深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最终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恐慌。

自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监管机构放宽对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监管之后,银行和证券公司可以合法地把很多亏损的投资科目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以达到迷惑投资者的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监管机构本应当从现实出发制定新的更加详尽的规定,以打击这种有害金融市场的行为。但遗憾的是,监管机构的失职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类对市场有害的行为,并为最终危机的爆发酿下了恶果。

美国证交会近几年实行的“裸卖空”措施,也是造成危机迅速扩大的一个直接原因。“裸卖空”是指投资者没有借入证券而直接在市场上卖出自己根本不拥有的证券。雷曼兄弟正是在“裸卖空”的影响下,被快速完成了致命一击。对冲基金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将雷曼股价从20美元一路拉下到了2美分。这种对投资者信心的极大打击也导致更多的股票持有者抛出持有的债券。

当然,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还有很多,其最深次的原因是我们这些“旁观者”很难下定论的。相信经过上面的抽丝剥茧,读者们已经对美国经济危机和这次全球金融风暴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会发出疑问:美国经济在最近十多年中一直保持着比较高速的增长,怎么说衰退就衰退了呢 下面内容中我们将对美国最近十几年的经济发展进行回顾,从中发现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的蛛丝马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