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保持30年的持续发展(15)

谁来拯救美国 作者:肖金泉


令人担忧的是,外国公司留给中国生产的部分往往不是最先进部分,对于核心尖端技术才是他们死死攥紧的,这种恶性循环使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总是处于很尴尬的境地。也许林毅夫的这段话能给我们以启发。“20世纪60年代,日本制造的产品常常与低端、低质、低价联系在一起,但后来,日本制造与高端、高质、高价挂上了钩;70年代,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制造的产品也与低端、低质、低价联系在一起,但后来他们的产品也摆脱了这种联系;如今,这种联系又甩给了中国大陆制造的产品。我希望,未来的中国制造,也能够像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的产品一样,与高端、高质挂上钩,但最好不要与低价脱钩。”

展望未来,我们将要走的是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挫折中不断成长的“中国制造”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尚德太阳能总裁施正荣乐观地说:“中国制造”正在迈向新时代,“中国制造”已经有不一样的含义。“在新能源、节能环保、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中国人有能力,而且事实也证明,中国人不会做得比外国人差。”

结语社会主义也能发展市场经济

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学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强调市场经济职能与私有财产制度相联系,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对我国经济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我们党制定改革方向和目标的基本理论依据。

如果不是因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果,很可能还有很多人会继续质疑中国实行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在冠以“社会主义”的前缀后,中国是不是能够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在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有很多评论认为美国金融危机证明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具有某些优越性,比如更加严格的政府监管、更加有效的资源配置、更加快速的政策决策等。

其实,抛开金融危机不谈,中国已经在很多大事上体现出了其制度上的优越性。2008年的罕见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就体现了中国政府极高的效率和强大的执行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是中国政府高效资源配置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体现。中国已经用各种不容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也能高速地发展经济,也能创造市场经济的辉煌。

当然,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果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不存在问题。事实上,中国经济正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美国政府由于疏于对金融企业的监管导致了此次震惊全球的次贷危机,这一事件更是给中国政府提了个醒儿。在何种程度上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管仍然是我国政府要思索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