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的“冬天”:十年寒流下的艳丽樱花(1)

过冬:中国企业何去何从 作者:周永亮


“谈及日本的‘冬天’,20世纪的最后20年,日本人在今后的日子里将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回首这段往事?这是我们亲手营造的经济生活,前一个10年的热胀和后一个10年的急剧冷缩,还有1990年泡沫经济破灭时我们经历过的精神的失落和闭塞感。所有这些我们将向后代作何解释?”这段话出自日本神奈川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吉川元忠的著作《金融战败》一书。它准确概括了日本20世纪的最后20年所经历的变化以及日本民众复杂的历史情感。

“得意忘形”的十年热胀

说起“泡沫”这个词,大家一定会联想起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日本经济泡沫的最终形成时期,整个日本都沉浸在因资产泡沫而形成的狂热和陶醉之中。

“日本可以说不!”

“日本将超越美国!”

“日本第一!”

一系列得意忘形的语言出现在日本各式各样的媒体和书刊上。不过,论股市规模,日本的确曾成为过世界第一。

1985年9月,“广场协议”之后,日元迅速升值造成出口制造企业业绩恶化。

为了扶持出口制造企业和扩大内需,日本政府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连续五次调低官方贴现率,并启动紧急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但是,失去投资方向的资金还是大量流入股市,引发了日本股市投机热潮。

1986年初,日经平均股价开始迅速上升,3月突破万日元大关,股票交易呈现空前活跃状态,一些大的制造企业也纷纷转向理财,开始出现理财收入超过本身业务收入的不正常现象,日本股市开始向机构化方向发展。

1987年3月,日本股市的市价总额已经达到2688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36%,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即使遭到了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暴跌的袭击,日本股市上升的脚步也未受阻。1988年12月,日本股市的平均股价冲破3万日元大关,股票市场总市值达到477万亿日元,首次超过日本当年GDP(387万亿日元)。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点,市盈率高达倍。这几乎是牛市之初的3倍,股票市场总市值上涨到611万亿日元,相当于GDP的倍。仅是日本电信电话公司的股票牌价就高于安联保险公司、巴斯夫集团、宝马、戴姆勒、德意志银行、蒂森钢铁集团的牌价总和。股市巨大的财富效应使日本民间消费支出连年增长,整个日本都沉浸在富足之中。

随着股价的上升,日本主要城市的土地价格也开始猛涨。自1985年起,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的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1987年住宅用地价格竟上升了,商业用地则跳升了。1990年,六大城市中心的地价指数比1985年上涨了约90%。在东京都市圈,从1986年开始,出现了几乎是垂直式的地价上涨,高峰期1990年的地价大约是1983年的倍。东京帝国广场下面一平方英里土地的价格,居然比整个加利福尼亚的土地价值还要高,一个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随着地价暴涨,城市住宅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一般来说,劳动者仅靠工资收入所能购入住宅的价格限度应是年收入的5倍左右。在1990年,东京都市圈的住宅价格与年收入之比已经超过了10倍,在核心地区更是达到了近20倍的水平。即使在大阪都市圈,这个比值也超过了7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