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部 黑与白(10)

电视(上下) 作者:庸人


奶奶说:“我老是听见后院有动静,也听他们家人说过电视的事,可我就是没见过电视是个什么样子。”

冯都想了想,小声道:“奶奶,我那天看见了,就像一扇发光的小窗户,人都在窗户里呢。”

“人?里面还有人呢?”奶奶大是不解。

冯都点了点头,他担心老太太再问下去,索性道:“我和肖战约好了,他给我留一条缝,明天您和我一起去吧。”

老太太嗔怪地瞪了他一眼:“我不去,人家保证以为你奶奶是没见过市面的,得多笑话咱们呀,我不去。”

冯都心道:总不能让人家上门来请您吧?

其实冯家唯一的传奇就应该是奶奶了。冯都那年只有五岁,是长孙,但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按照早年间的婚姻传统,奶奶五十岁之前就应该抱上孙子了,可倒霉的是奶奶的头几个孩子全没了。

奶奶一共生过六个孩子,冯胜利是老疙瘩,也是硕果仅存的宝贝。冯胜利的大哥最少比他大了二十多岁,1931年的秋天东北闹鬼子,东北人疯了似的涌向关内。北京城是他们入关的第一站,几个月里城墙几乎差一点被东北人挤爆喽。那年冯胜利的大哥才六岁,有一次他跑到街上去看热闹,从此就再没回来,丢了。当时老太太特别伤心,找遍了四六城,连个影子都没有发现。

冯家的老二也是个儿子,是1937年死的。那年卢沟桥事变,鬼子打了进来,冯家的老二正好十岁。其实战事一直在城外打的,国民政府不愿意战争破坏了北京城的城墙和古迹,老早就宣布北平是不设防城市。冯家如所有的郊区人家一样,炮声一响就跑进永定门了。冯家的老二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倒霉。整个抗战期间,飞进北京城的炮弹总共也到不了十颗,可偏偏有一颗落就在冯家老二的头上了,当场就给炸了个稀巴烂。由于兵荒马乱的,老太太连伤心都顾不上了。

冯家的老三是个闺女,据说出落得挺水灵的。可八岁那年日本鬼子又开始折腾了,小鬼子真是缺了八辈子德了,为了保障战场的粮食供应,硬是给北京人吃共和面。冯家的老三长期的营养不良,活活地给饿死了。冯胜利没什么文化,平时也不怎么看书,他只知道一个作家--老舍,只知道一本小说--《四世同堂》,原因就是书里写了共和面的事,他姐姐就是吃共和面吃死的。

冯家老四还是个闺女,熬过了抗战,总算是活到出嫁年龄了。女大不容留啊!1948年冬天,冯家给她找了个通县县城的婆家,于是租了顶花轿,出东便门去通县。结果半路碰上了国共两军对射,不知是哪家的子弹不长眼,冯家老四被一颗流弹夺走了性命。

冯家老太太哭啊,难受啊,可有什么办法呢,日子还得过呀。好在她手里还积攒着两个儿子,倒霉的事总不至于全让他们家的人赶上吧?

1949年以后,大家都以为社会塌实了,富日子苦日子好歹也能过日子了。结果到1959年又出事了,那年政府突然号称要压缩定量,要求给国家解决困难,目的就是让大活人一个月只吃十四斤粮食。冯家老五是个儿子,是个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正是能吃的时候呢。老五睁开眼就是饿的,眼珠子都饿蓝了。最后老五不听大家们的警告,与几个伙伴跑到偏远郊区,偷当地农民的老玉米吃。最终被看青的农民给抓住了,当场就给打死了。

为这事冯家老太太上了一次吊,跳了一次河,可老太太有福命大,都让大家伙给救过来了。从此奶奶就就不愿意出门了,她清楚街坊四邻保证认为自己是丧门星呢,孩子见了自己也会躲起来。老太太呆在家里,天天盯着冯胜利,直到冯胜利长大成人,老太太才算露出点儿笑模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