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危机公关

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 作者:王立群


刘邦对张良的回答并没有提出异议,而是转移了话题,将重点放到了项伯身上。他问张良,你和项伯谁的年龄大?张良说,项伯比我大。刘邦说,赶快替我请项伯进来,我会像对待兄长一样接待他。张良随即将项伯引入。项伯一进来,刘邦便举杯向他敬酒,祝福其身体康健,并结了儿女亲家。

刘邦心里很清楚,这次的危机公关有两点很关键:一是项伯,二是欺骗。一句话,利用项伯,欺骗项羽。只有项伯能在战前见到项羽,他刘邦必须得先忽悠住项伯,才忽悠得了项羽。

刘邦第一次见项伯便约为婚姻!这里面必须得说说约为婚姻的过程了。究竟有多少个环节,我们可以粗略理一下:一是双方相识;二是了解对方有没有儿女并询问年纪和婚配状况;三是介绍自己儿女的情况;四是提出婚配儿女的建议;五是促使对方允诺。刘邦究竟用了多长时间来考虑呢?项伯通风报信这件事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那可想而知,刘邦考虑的时间不会长。见到项伯,刘邦敬敬酒、聊聊天就能把敌我关系搞得融洽到结为亲家,真是匪夷所思!刘邦、项伯结为儿女亲家一事,非张良所教,乃刘邦原创。了不得!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结为儿女亲家,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能不是奇迹吗?且不说古代那些繁文缛节,就是搞清对方子女的情况,那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完成的啊!刘邦这套与生俱来的本事项羽没有,而且也学不来。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远能近,能亲能疏,这就叫随机应变!

这样的博弈中,谁认真了,谁就输了。约为婚姻这事儿最后自然是打了水漂。事实上,项羽自杀后,项伯被刘邦赐姓刘,封为侯。刘邦当了皇帝,缄口不谈所约婚事,项伯再笨,也不敢有半句怨言,谁敢强攀皇亲啊?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

既然拉近了关系,还结成了亲家,刘邦就可以通过项伯给项羽一个说法。这个说法的关键是要解释自己为什么要驻兵函谷关,当然,刘邦的说辞自然不会是事情真相。刘邦对项伯说,我入关之后,一样东西都不敢动。登记官吏、百姓户口,封存仓库,只等待项王入关。我派人封闭函谷关其实是为了防贼,同时随时应对一些突发事件。我和我手下的人,都日夜盼望着上将军赶快到来,又怎会有叛逆之心呢?希望您代为向项王解释解释,不枉我一片赤诚之心。

实际上,不取关中财宝本来是为了争取民心;登记户口、封存仓库本来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派兵驻守函谷关本来是拒诸侯于关外,现在这一切都被刘邦巧舌如簧地说成是为迎接项羽入关而作的准备,自己只是暂时为其守卫而已,绝对没有背叛项羽的意思。

这番话被刘邦说得情深意切,项伯很是受用,对刘邦这套说辞深信不疑。项伯是个单纯的人,他心想,刘邦既已与自己结为儿女亲家,没必要对自己撒谎,再加上刘邦的解释听上去的确有理有据。而在刘邦看来,对于上述事情自己从未公开表态,现在项羽和诸侯们所闻之事都是旁人之言,只要自己死不承认,别人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刘邦这段即兴表演用心良苦,当然也效果显著。第二天的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意在沛公,项伯亦步亦趋以身相护。项伯俨然已经认定了这位“未来亲家”,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了刘邦一命。这就是政治,服务于现实利益的政治!

项伯认为凭借这番话足以“说服”项羽,临走时特地嘱咐亲家公刘邦说,明天一早千万别忘了亲自到鸿门向项王解释一下。刘邦暗爽,大功告成,口中连连答应“诺”。

项伯回到项羽大营之后,赶紧去见了项羽,把自己在刘邦大营所见所闻之事都详述了一番,还特别强调说:如果刘邦不先入关灭秦,大将军您怎么能如此轻松地入关呢?刘邦立了大功,我们现在却要灭他,这实在是不仁不义的作为啊!不如趁这个机会好好招待一下他,缓和下双方关系。万万没想到,项羽听后竟欣然同意。

事已至此,倒是愈发微妙起来。项伯这一夜在两个大营之间的一来一往,凭空给项羽引来了灾祸,项羽竟浑然不知。至此,事情还尚存一线挽回的余地,最终决定权依然在项羽手中。只要项羽坚持己见,刘邦几乎就只能坐以待毙。可项羽偏偏如此轻信项伯,令人哭笑不得。

就在几个时辰之前,刘邦缓过神来之后还知道问张良一句:“君安与项伯有故?”而此时项羽却对项伯一系列离奇举动毫无怀疑,显然脑子里少了这一根筋,真是可惜之前白白怒了两次。

项羽这般轻率大意,根本原因在于他还没有意识到刘邦已经成为自己的最大政敌。是的,不是将要,不是正在,而是已经。但凡有点心眼,有点全局观的人,都绝不会容忍项伯夜见张良、刘邦,绝不会轻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的说辞,绝不会接受“善遇之”的狗屁建议……废话少说,直接开打,这才是项羽应该作出的正确选择,可项羽一不追究项伯通敌,二不询问他与张良的干系,三不与人商议就擅自取消了第二天的军事行动。看来项羽终究还是会拘泥于世俗的“义利”之见,无法正确判断分析秦亡之后的天下大局,无法正确看待和处理与刘邦之间的关系……历史走到这个特殊时刻,还为项羽保留着最后的机会,第二天一早他便能见到自动送上门来的刘邦,到时候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番局面?刘邦还将怎样当面忽悠项羽呢?

请看下一章:《命悬一线的一顿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