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篇 钱也有一部“三国演义”(1)

说钱 作者:卢晓刚


一首关于“古怪五铢钱”的民谣

王莽把自己折腾完了,但汉朝没完,五铢钱也没完。

汉朝是怎么又活过来了的呢?是江湖上草民出的力。

在王莽时代的农民大起义中,有一支劲旅,叫“绿林军”。绿林是一座山,在湖北当阳东北,是起义军最初的大本营。绿林的“绿”,要读作“路”。

后世的所谓“绿林好汉”,就源自这个典故。

绿林好汉代代都有。时至今日,“绿林”还有,但“好汉”却没了,多半是些欺凌弱小的车匪路霸,这是题外话了。

再说王莽时代的绿林们,虽然起来维权了,但底气还不那么足,他们为表示自己继承的是汉朝的正统,拥立了一位皇族刘玄为皇帝,号称“更始帝”。这个更始帝政权,曾经铸过自己的五铢钱。

当时各地军阀割据,蜀地的地方官公孙述在成都也称了帝。

长江三峡上游入口处,有个赫赫有名的“白帝城”(三国时刘备就死在那里),就跟公孙述有关。公孙述当年在山上筑城,因城中有一口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便借此自号“白帝”,

这位过了皇帝瘾的公孙述,也铸过铁钱,在钱币史上留下过名字。

但上述这些人物,都不算是伟人,都是被时势推出来的过场角色,西汉末年真正的枭雄有一个,大号叫刘秀。

刘秀也是皇室后裔,是个县官的儿子,见天下动荡,也起了造反的念头,拉起人马加入了绿林军。

经过两三年的南征北战,他渐渐坐大,荡平群雄,光复了汉室,自己做了皇帝,是为汉光武帝。

他建立的这个汉朝,史称“东汉”。

因为这个王朝的首都在洛阳,位置上在老汉朝首都长安的东边,所以叫东汉。历史上凡是一个朝代分“东西”、“南北”两种叫法的,都是中间出了大变故,首都的位置迁移了。

汉光武帝做了十几年皇帝后,也开始铸五铢钱。

不管怎样,新汉朝也是汉朝,五铢钱不能废。光武帝是个少见的好皇帝,太平盛世好歹算是延续下来了。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一般都很英明,后代子孙就一代代地退化,这是规律。到东汉的末年,出了个混账汉灵帝。这小子运气好,因为当时皇帝死时没儿子,12岁的他,由旁支被挑选出来做了新皇帝。

他做皇帝前,父亲只是个“亭侯”,等于乡镇一级的爵位,就是个破落户。家里大概很穷,所以这小孩儿极其贪钱。

汉灵帝爱财如命,生财有道,竟然靠卖官爵来赚钱。古时权臣卖官的多的是,而皇帝亲自卖官的实在太少见。

这小皇帝赚来的钱,犹如泉水源源不断,他索性就在皇家花园里造了一个“万金堂”,专门用来装钱。后人有诗叹道:“天生一副商贾料,缘何派他秉政来?”

可惜了!中国的历史,老是这么阴差阳错。

他在执政的后期,铸造了一种很特别的五铢钱。钱背面的方孔四角上,各有一条线,与钱边的轮廓相连,好像光芒四射的样子。由此之故,这钱叫做“四出五铢”。

这种古怪的钱一投放到市场,民间莫不骇然——这是啥东西?于是就有传言:“钱有四道,京师将破坏。此钱出,散于四方乎?”(《太平御览》)

京师将破坏,就是首都就要被糟蹋。散于四方,就是皇帝的钱财终归要流散四方。

这民谣,不吉利啊!

汉灵帝在“四出五铢”之后,又铸过一种有四道短斜线的钱,叫“四缺五铢”——光芒缩回去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