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篇 且看大唐“元宝”究竟是何物(1)

说钱 作者:卢晓刚


隋朝末年竟然糊纸壳当钱

假如我要问你,中国历史上最狠心的皇帝是谁?你大概要说是秦始皇。

但是秦始皇固然狠辣,他还不至于对亲戚下黑手。

告诉你,这方面做得最绝的,是开了历史新篇的隋朝第一个皇帝——隋文帝杨坚。

开初,杨坚是以外戚身份任宰相,又进封为隋王的。他的皇帝女婿死后,他的小外孙把皇位“禅让”给了他。这个禅让,说起来好听,骨子里……嘿嘿,怎么能让天下服?

他心里毕竟发虚,坐稳帝位后,竟然把自己女婿的家族、也就是北周皇室统统杀了个干净。

这样的老岳父,也着实可怕!

不过作为新的一朝开国皇帝,他的功劳就太大了。

他于开皇九年(589年)灭陈,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仅这一条,“杨坚”这两个字就该在史书上大写。

他上台的路子,相信大伙都能看得很清楚,走的是王莽、曹操、司马懿的路子。尤其和王莽一模一样,以外戚身份掌兵权,趁着皇帝年幼,改旗易帜。正因为如此,他深怕后世留下骂名,皇帝当得相当勤勉。

他不仅自己节俭,不乱花公费,对百姓也能“薄赋敛”。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少收税费,千方百计减轻群众负担。

开皇十四年(594年),关中闹饥荒,他赶忙派人去了解百姓吃的是什么。得知灾民吃的是豆粉拌糠时,他坐不住了。

上朝时,隋文帝把这些食物出示给群臣看,流着眼泪责备自己无能,下令撤消了自己日常的高级膳食,不饮酒,不吃肉。

最令人惊讶的,他还以皇帝之尊,亲自率领饥民到较为富庶的洛阳就食。在迁移的途中,他命令侍卫不准威吓老百姓。遇见扶老携幼的,他就打马让路,善言抚慰。遇到路难走的地方,他就命令左右侍从,帮助挑担的灾民通过。

这样的皇帝,与我们头脑中长期以来的“地主阶级头子”的概念,相距太远了!

史书记载,隋文帝执政24年,百姓安然,物产丰富,四夷宾服,朝野欢娱(见《隋书》)。

——这就是古代的和谐景象。好皇帝呀!

至于他生了个不肖之子杨广,后来断送了他的江山,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隋文帝还非常重视整顿纪律。一上台,就开始着手货币的规范化,由国家统一铸钱。

他铸的钱,还是五铢钱,不过比过去的五铢钱要重得多,因为隋朝的重量单位,是古制的3倍还多。

新币发行后,出现了新的情况:因为隋朝的境内,用了这种足值而又分量超重的好钱,所以过去散失在境外的旧五铢钱,有时就会倒流回来,掺合在新钱里面用。

为了防止这种取巧,隋文帝就下令在全国个关口都放上100枚新铸钱,作为样板。凡是入关者,都要把随身带的钱拿来检验,不合规格的就没收,融化了铸新钱。

以后,他又连续下诏,禁旧钱、恶钱和私铸。在各州的商店里,都贴了官府通告,并且摆放了新钱的样品。

可是这样的禁令,并没生效,私铸还是屡禁不止。隋文帝火气大了,我的话起码一句能顶一句,现在怎么说了跟没说一样。他命令各州县的“城管”直接到店铺里去查,只要不是官铸的钱,就一律没收销毁。

得了圣旨的隋朝“城管”们果然厉害,一阵清查过后,私铸钱终于绝迹。

对比前一个统一大帝国晋朝的嬉皮爷们儿,杨坚的确是个干事的人,这种做什么事都脚踏实地的风范,才是大国风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