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都是在演艺界混的同行(2)

夺标2 作者:洪武散人


我一边在包里翻看一边跟对方说:“名片……咦,哪里去了呢?哦,很抱歉,好像没带,要不下次带给你。”

王熙凤立刻对她朋友解释说:“他很少带名片出来,他们的业务基本上都是朋友之间互相介绍的,名片用得很少。”接着她又转过脸开玩笑似的对我吩咐道:“下次可别再忘记了。”

“是啊,经常不用就想不起带了。”我即兴发挥,去配合主角的台词。

“哦,没关系,我也经常不带,反正相互之间有了电话都一样。”对方很善解人意,为了不让我觉得内疚还特意拉上自己给我垫背。他这种安慰人的方式能说明一点:这人是个实诚人,惯于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可与其做朋友但不可与其合伙做生意,因为这样的人容易被人利用也容易被人下套。就目前来说,王熙凤此时已经利用上他了。

寒暄一会儿,步入主题。按照我和王熙凤事先沟通好的说法,我把情况跟对方做了交代,对方没有异议,同意按四点五的比例交管理费。

为了表明他不是利用“我们”陪标而是真心实意地挂靠“我们”做工程,“朋友”一再表示他跟业主关系很到位,该工程没有竞争对手,甚至连投标都不需要,他只要报个业主认可的价格就OK了。当然,他这么说自然也有提醒我的意思,让我对这个项目不要有非分之想,就是不小心想了,那也一定是白想。

听他这么言辞恳切地表态,我只能很客观地说,希望他们能中标,但即使不中标也很正常,毕竟在这个行业中,前期工作再到位,关键时候也有可能出差错。

我说这话一方面是卸下他身上的包袱,否则要是真不中标了,他一定会在心里觉得对不起我为他所付出的“努力”,让我白忙一场;另一方面也是有意给他泼那么一点冷水,让他别把话说得太满,万一到时候结果不理想的话,他自觉脸上无光不算,在心理上还要经历一次冰火两重天的洗礼。

做过这行的人都知道,投标不到最后一刻,任何结果都有可能出现。即使你前期工作做得再到位,甚至甲方都有人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将会中标,可真正鹿死谁手在最后结果出来之前都会是一个谜。百分之九十九的希望跟百分之一的希望在投标过程中没有本质的不同。这种事情我自己就经历过不少次,所以,在很多时候,投标前我会很紧张,可一旦标书递出去之后,我就觉得万事大吉了,甚至在把标书封好之后我都会觉得轻松无比:成败得失都封起来了,等待结果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想那么多,紧张那么多干吗呢?自寻烦恼罢了。

估计那位“朋友”没想到我是这样的善解人意,他在听了我的话之后很感动——实诚人都容易被人感动。

聊得差不多时,这人果然提出要去单位看看,借口就是甲方可能会对单位进行考察,他得提前熟悉环境。

哈哈,这世界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为了配合王熙凤演出,我提前做了准备工作,为的就是不让“朋友”觉得我是假冒的,现在他也要去提前踩场,目的也是不让甲方觉得他是假冒的。

奶奶的,都是在演艺界混的,都是搞贴牌生产的,天下演员是一家,先握手致礼。

我领着那人轻车熟路地到了东亚园林,上楼之后直接进了招投标部的办公室,就像在自己单位里一样自然、亲切。

因为常找东亚园林给我们陪标,时间久了我就跟他们招投标部的帅哥美女们混得贼熟,而且事先我又跟他们部门经理木婉清打过了招呼,因此这一组室内戏大伙演得都很逼真、很到位,有模有样,愣是没让观众看出一丝一毫的破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