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卷 一

做官之升迁 作者:唐毅


春分之前是惊蛰,以后就是清明。作为市委书记,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由秘书小王“掌握”着。就连回乡扫墓这样的私事,都得通过他提前作出安排。

小王翻了翻排得满满的日程表,摇摇头道:“这两天都不行,只有3天后是您陪省财政厅长到区县调研,有那么半天的机动时间。”

“那就安排在3天后吧。”我说。

省财政厅厅长郑越是我党校同学、省纪委副书记罗兵的先生,他们夫妇俩都是我的读者和朋友。他曾多次提出要到我的家乡看看,这一次,正好把他也给拉上。

做官做到这个层面,当然不迷信。扫墓就是去祖先坟前表示一种怀念,寄托一份哀思。

老家的地名叫荷花塘,有荷,很美的一个小村落,也是很穷的一个小村落。我是这里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位博士,也是目前官阶最高的官员——本省最年轻的市委书记,年仅39岁,马上就将名列省委常委,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回乡扫墓当然要轻车简从。可是,一到故乡的县界,便见陵阳县委书记于斌、县长谢峰站在道路一侧翘首张望,旁边停了三四辆小车。小王回头望了望我,他也是一脸茫然,忙申辩道:“李书记,我可是根据您的指示,说好由您陪郑厅长直接到县委大院,并再三叮嘱他们不要来迎接。可是您看,他们不但来迎接,还把开道的警车都带来了……”

谢峰曾任过我的专职秘书,居然也这么不懂事。我略一迟疑,果断决定:“你下去同他们交涉,我和郑厅长先去县委,让他们十分钟后跟过来!”

“明白。”小王说着打开车门下去了。

我敦促驾驶员:“开车!”说真的,我也不想这样做。

陵阳县委会议室。茶几上摆了糖、水果和瓜子,于斌和谢峰也摆出了一副汇报工作的架势。这也难怪,一位是即将进入省委常委的本市市委书记,一位是省财政厅厅长,两位大领导同时驾临,机会难得。

这次出行,因为还有一个秘而不宣的使命,我只得让他们抓紧时间。看来他们是早有准备的,汇报由谢峰作主题陈述,于斌补充。

该县人口160万,几乎占了眉江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尽管这几年工业发展也不错,但因为幅员面积大,人口众多,还是被戴上了一顶“农业大县”的帽子。

农业要产业化,就离不开资金支持。

郑越听完汇报,把目光投向了我。我却把目光投向了会议室外的一棵香樟树。他只好打起精神独自应付局面。只听他说了一些诸如“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政府应该支持”这类话后,便问:“报告,报告是写好了的嘛?”

“有有有。”谢峰马上把报告递了过去。

郑越大笔一挥,就从省财政专项资金里面解决了1000万元。

说到郑越,他对我的文字简直到了一种近乎痴迷的程度。这么多年来,我不管自己身在何处,身处何位,都在坚持写作,但多是以笔名发表。而女同学罗兵知道我的笔名,每在报刊见到,必向先生推荐,郑越读了,竟然就成我的fans了。

郑越现在能够大段大段背诵我写的那些散文。他最想看在我的《故乡》中出现过的,那个荷叶亭亭的荷塘、塘畔的茅屋,还有照着浅山和村庄的月光。

可是,我已经好多年没回那个小山村了。

郑越便怂恿道:“这么多年了,该回去看看了。就让我陪着你回去吧。说不定啊,本厅长一高兴,你的那个家乡还可以‘小发’一笔呢……”

作为市委书记,当然想多为地方向上面要点“政策”了,也许就是他的这一番话打动了我,“那就再等等,等我安排出时间再说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